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辞去公务员,做服务创业者的创业者

发布时间:2018-06-26 05:32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周瑜萍

  2014年年末,我辞去公务员职务,在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旁,开创了一家集饮茶、咖啡、文创旅游产品展示于一体的空间,取名“集合”。

  在850平方米的“集合”里,可以办公、读书、聊天、举办沙龙、听讲座、参加公益活动……我的初心,就是打造一个“集你所长、合我所有”的地方。在这里,大家可以放心地交流,开放地聊天,真诚地分享。

  那一年,我33岁,略显冲动而又磕磕绊绊地起步了。“中国室内设计年度封面人物设计精英分享会”“一禅绣”“寻找文明行车的你”“科技企业互联网活动”……难分类别,难分主轴,难分重点,迷茫而又忙碌间,“集合”一口气做了几百场活动。“集合”从咖啡馆这个载体出发,又超越了咖啡馆固有的形式,不断构建属于自己的“加法准则”。可以说,“集合”主要经营的业态从一开始就是线下沙龙。

  做活动很忙碌、很费心,活动前的嘉宾准备、现场准备,活动中乃至活动后的服务、跟踪,哪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可能影响整个活动的效果。

  忙碌之余,我也感到迷茫。靠一杯茶、一个咖啡馆,显然无法养活十几个每天辛勤工作的小伙伴。活动的种类繁杂,如何精准定位服务人群?如何找到自己清晰的业务模式?辞职创业的我到底要做出一个怎样的产品,把“集合”打造成一个怎样的所在?“集合”又该如何自立自强?内心困惑、反复碰壁的我在寻找一个出口、一个契机。

  在2015年年初“集合”举办的一次活动上,我偶然地与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海颖交谈起来。作为新北区城市化大潮的先头兵,三井街道的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产业为主。这里有许多外来企业家,在交流中增强归属感是他们的刚需。街道和商会,都很需要一个组织,把企业家凝聚到一起,承办活动的同时,也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敏锐地感到,我与“集合”可为政府与企业尽一份绵薄之力,通过做好线下沙龙,凝聚一群企业家,让大家的创业更温暖、更有趣、更出彩!于是,2015年3月,“集合”正式与三井街道商会合作,共同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创业众扶中心——三井集合创业众扶中心,中心以资源整合、资本融合、资产配置为核心,以线下沙龙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媒体和金融服务,同时发掘和培育有潜力的创新项目进行孵化或加速,构建创业圈层的良性互动,拓展创业后市场。街道辖区内500多家企业,企业家通过沙龙经常聚在一起。

  峰会、论坛、私董会、路演、演讲、雅集、游学……通过多种形式,涵盖政企沙龙、银企沙龙、企企沙龙三大内容,“集合”将服务对象锁定企业家群体,将服务形式锁定线下沙龙,将服务内容锁定媒体和金融板块。虽然还是在做沙龙,但我们从运河五号的一个咖啡馆走出去了,到街道、乡镇、企业中去。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我们只做一件事情——承办企业家线下沙龙。自三井街道燃起的星星之火很快燎原:孟河镇、丁堰街道、溧阳市、金坛区、天宁区……凡是签约的县区、乡镇,都按统一的模板来操作,一揽子把辖区范围内的所有企业家线下活动全部“打包”。就这样,用3年时间,“集合”一点点构建起众扶生态网络雏形。未来,这个网络还将更完善。

  市场竞争对每一个创业者来说,都是公平而残酷的。作为女性创业者,最苦的莫过于家人的不理解,无法兼顾对家人的照顾,种种甘苦,都要靠自己去平衡。而“集合”的特殊性,赋予我作为服务创业者的创业者的身份。工作中,我接触到了很多每天都在奋斗的创业者,不懈地寻找和坚持,这也许就是创业最艰难也是最有意义的地方。

  走过人生第36个年头,我仍然将自己定义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因为 “创龄不足4年,我正年少”。

  (作者为“集合”创始人)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