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丘(艺术家、建筑师,上海中心艺术总监)
三年前的一趟敦煌之行后,笔者担起敦煌的规划景观设计工作。三年间往返于敦煌近二十次,深入地领会了敦煌文明的伟大辉煌,也充分地体验了敦煌四季的空气和阳光。敦煌时期的辉煌与人类的文明,也许在世界不同地域的历史上同样有过,但大都被时间侵蚀而消失,不见了踪影,而敦煌却能延续1652年,让我们在今天仍可触摸得及。
在担任上海中心的艺术总监时,笔者研究建立一套基于高层建筑的“垂直文化生态系统”;其后又投身参与敦煌规划景观设计工作,这两个路径交叉在一起,“丝路敦煌,幸福生存”的展览便顺理成章推出了。
敦煌所经历的1652年从时间上看是历史,在空间上是多维度;而未来在时间上是无限的,“丝路敦煌 幸福生存”要做成穿越的、多维度体验的展览。这个展览规模巨大: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考古所、甘肃省简牍馆、兰州市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及清水县博物馆7家博物馆携手提供了106件(套)文物 :其中一级文物36件(套)、二级文物48件(套)及三级8件(套),包括10卷7米经书,都是西域历史上最宝贵的文物精品。三个复制洞窟代表了敦煌早、中、晚期的特色,展示了洞窟建筑、壁画和彩塑的价值。其中,榆林窟第29窟(西夏),首次以全高清数码复制向外展示,窟中壁画充分体现了西夏绘画的审美,还可窥见当时宗教观念的延续;莫高窟第220窟充满了传奇内容,是莫高窟最重要的初唐洞窟代表;莫高窟第285窟是莫高窟有纪年的最早(西魏)洞窟,覆斗型顶,内容丰富。这三个洞窟皆展现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丰富交流。
莫高窟第003窟(元代)中的“千手观音”及莫高窟第158窟(盛唐)中的“涅槃卧佛”,是利用异形成像裸眼3D技术将彩塑与壁画和谐统一在一起,用声、光烘托出涅槃主题。
展览的三个策展理念分别是幸福生存、艺术与技术及文化联合国;四种展览形态分别是历史沿革、文物、复制洞窟及多媒体。“幸福生存”和“敦煌”有着自然的联系,敦煌壁画包含很多关于生存和幸福的故事,这些故事发人深省,不仅慰藉了当时的人,也能启发当下的人为之求索。作为古代智慧,给予当下人类探求幸福的指引,充满壁画的愉悦与欢乐传递了古人为我们描绘的幸福生存。
笔者一直在思考关于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莫高窟的壁画、泥塑呈现的精湛技艺,所用颜料的丰富、画工的精湛,无不体现出古代技术的高超,而壁画叙事的有情有理、洞窟布局与结构的精心缜密与大气澎湃,体现了在艺术和技术上集中、西匠人之大成,是艺术与技术的无缝接合。
而今日人类在比往昔更广阔的科学技术领域飞跃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新媒体等无不例外地成了展示艺术的革命性手段。将这个展览同时植入艺术与技术并让二者相得益彰地结合,是我们的责任。
“文化联合国”在精神上是一种愿望和梦想,主张以多元及包容相互对话并迎接未来。丝路敦煌的历史就是包容差异的历史,不管是怎样不同的文化、信仰、经济贸易、生活习惯及艺术追寻等,都可在敦煌形成联合国式的共存与相融。
30多年来对艺术和人生的思考,让我产生了跨文化博物馆的概念——在包容、融合、跨界中,致力于摆脱不同文化彼此的冷漠和隔阂,促成彼此间的对话,我们是无限未来的过去,更是过去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