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国家现代化的三种情景 资料来源:《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16》。
■全面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战略部署,要求全国各地特别是比较发达地区,在未来30年里,或早或晚都要推进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升级”,实现发展模式的“更新换代”。
-------------------------------------------------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30多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阶段”的战略部署,即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战略部署,要求全国各地特别是比较发达地区,在未来30年里,或早或晚都要推进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升级”,实现发展模式的“更新换代”。
科学把握世界现代化的客观规律
小康社会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和目标,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前者的话语权属于中国,由中国定义,由中国表现。后者的话语权属于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世界人民,需要国际比较和判断。
在英文里,现代化一词产生于18世纪中叶(1748~1770年);在中文里,现代化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化研究出现了三次浪潮,即现代化研究、后现代化研究和新现代化研究,产生了众多的现代化理论,如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在新现代化研究中,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一种文明进步,还是一个发展目标。
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它大致起步于18世纪,扩散于19世纪,流行于20和21世纪。今天它已覆盖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只有少数的地区和民族没有加入现代化进程。
从历史角度看,先有现代化现象,后有现代化一词。作为一个世界现象,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水平的行为和过程;其中,已经达到世界前沿水平的部分要继续保持,没有达到世界前沿水平的部分要继续追赶;发达国家要保持前沿水平,发展中国家要追赶前沿水平。
形象地说,现代化犹如一场人类发展的国际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跑在后面的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可以掉下来,发展中国家可以赶上去,位置转换有一定规律性。《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发现,在20世纪后50年里,发达国家掉下来的比例约为10%,发展中国家赶上去的比例约为5%。
其次,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进步。从学术角度看,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一种文明进步。前者是表象,后者是本质。作为一种文明进步,现代化是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范式转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它发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同时文化多样性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现代化包括四种转变,即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传统政治到现代政治、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转变等。
在18~21世纪末期间,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主要特点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理性化、社会福利和重视经济增长等;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目前主要特点包括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驱动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推进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迎头赶上第二次现代化的未来世界前沿,这种模式被称为“综合现代化”,即从半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半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目前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协调推进等。
其三,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目标。从政策角度看,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被作为一个发展目标。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目标是保持现代化水平;尚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目标是早日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科学认为,现代化国家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定量标准,国家现代化指数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二是排名标准,国家现代化指数的排名处于世界前20位;三是定性标准,6个领域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现代化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国家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大致有三个。一是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二是实现第二次现代化,完成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三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人类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前两个目标是阶段目标,第三个目标是水平目标,也是动态目标;第三个目标的实现,大致有三种情景(表1)。
如何成为现代化国家,是一个跨学科的命题,需要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目前没有标准答案。从新现代化研究和现代化科学角度看,要成为现代化国家需要做好三件事,即尊重规律和尊重国情,选择合适的目标和路径,选择合适的模式和重点,后者需要与时俱进。
充分尊重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数千年历史。在18世纪以前,中国走在世界前列,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18世纪是世界现代化的分水岭。随着世界现代化的兴起,中国走向相对衰落。在19~20世纪,中国成为世界现代化的落伍者和追赶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大致是19世纪中叶起步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清朝末年的现代化起步,民国时期的局部现代化,新中国的全面现代化。
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虽然历经波折,但成就巨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1960~2014年期间,新生儿平均预期寿命从43.4岁提高到75.8岁,大学普及率从不到1%提高到39%,人均国民收入从不到100美元提高到7520美元等。中国已从欠发达国家升级为初等发达国家,下一步是升级中等发达国家,再下一步是升级发达国家。
2014年中国属于一个初等发达国家,大致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世界排名大致是第60位左右。2014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完成99%,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约为发达国家的45%,人均国民收入大约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7%和世界平均值的69%。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2014年北京和上海的部分指标已达到或接近意大利、西班牙的水平。
中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总和,中国现代化的任务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总和。中国现代化属于后发追赶型现代化,起步时间比主要发达国家晚了约100年。中国现代化属于不平衡现代化,工业化优先,城市化滞后,城乡差距较大,社会问题较多,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等。
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升级和模式更新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开辟新途径。
很显然,未来3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将进入新时代。过去20年,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未来30年,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两者相比,后者目标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挑战更大。
未来30年我们将完成发展模式的三个转变和一个升级。一是目标转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建设现代化强国。二是模式转变,从以第一次现代化和工业化为主,到以第二次现代化和知识化为主。三是工作重心转变,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生活质量为发展主题。一个升级是战略升级,战略目标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升级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国家水平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升级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既是一个战略升级,也是一份责任担当,需要系统的科学研究和全面的政策创新。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大展才华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