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网评
APP下载

【有言值】过年7天花掉10万,别让美好的春节因“人情债”而变味

发布时间:2018-01-18 14:3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杨鑫宇

    文/杨鑫宇

    寒冬将尽,新春在望。在数九寒天之中,最让国人激动的事情,莫过于即将到来的春节。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下,春节本是回乡省亲,阖家欢聚的日子,也是一年当中最值得庆祝的一天。

    然而,当我们迎来一年一度的春节时,要面对的却不仅是团聚和欢庆。复杂的人情世故,是大多数成年人在春节里必须面对的考验。因为这个原因,每到春节,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最近,《都市快报》报道的一个真实故事,就激起了许多离家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的共鸣,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家乡在杭州萧山的曹先生是一名常年在南非工作的年轻人,以往每年春节,归心似箭的他都会第一时间订好回家的机票。然而今年,他却有些犹豫要不要回家。因为去年春节回家时,过多的“人情债”让他疲于奔命,也掏空了他的钱包。

    在短短7天的春节长假里,他几乎每天都要发红包、办酒席、送礼物,算下来竟然花了将近10万元。“人情费太贵”,让这位海外的游子有家难回。

    或许不是每个人在春节回家时都会面对如此巨额的开销,但是,曹先生面对的困扰却具有相当强的普遍性。这个故事在得到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共鸣,不少年轻人纷纷在评论区倒起了苦水。过年期间如何不让自己太累,不让钱包出血,已经成了一个让许多年轻人头疼的难题。

    过春节,原本是一件欢欢喜喜的事情,许多出门在外的年轻人,一年里可能只有这一个机会能回到家乡,和家人好好团聚一番,畅叙乡情。然而,日益沉重的人情负担,给这个传统节日染上了太多本不属于它的复杂色彩,节日本身的喜庆意味也因此打了不少折扣。

    面对这种情况,移风易俗很有必要。既然今天的年轻人深受一些不合理的人情世故之害,那么年轻人就应该从自己这一代做起,扭转这种让人苦恼的风气,重新建立起更简单、更纯粹、更有我们怀念的“年味儿”的节庆风俗。

    有人或许会问,中国人本来就看重人情,讲究人情,如果过年时都不注重人情往来,那还过哪门子年?这样的说法,显然对人情往来的意义和人情往来的恰当程度存有误解。事实上,我们主张移风易俗,并不是说要把人情往来从节日之中剔除出去,而是要让人情往来的重点,从金钱和物质上回归到“情”这个概念本身上面来。

    就以让很多年轻人头疼的“压岁钱”为例吧。其实,年轻人小时候也都曾经收过许多亲戚的红包,都知道小朋友收到压岁钱时有多么快乐,没人愿意让这个风俗就此消失。然而,压岁钱的“标准数额”每年都在水涨船高,这两年甚至已经到了动辄上千的地步。如果只有一两个小朋友也就罢了,许多人每到过年回家,都要给十几个亲朋好友的孩子发压岁钱,这自然会让人感到苦恼与沉重。

    然而如果我们回想自己当年的感受,就会发现,其实压岁钱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并不在于金额多少,小朋友也并没有太多用钱的地方,重点是那种感受到长辈馈赠和关爱的幸福感,以及终于有机会自己支配一些零花钱的喜悦。说到底,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压岁钱的本意是让人快乐,而不是让人感到沉重的,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在压岁钱金额上攀比的风气,想必不会有人再因此大呼头痛,甚至和亲戚闹出矛盾。

    归根结底,传统风俗与现代观念并非不能两全,人情往来也不一定要建立在金钱堆砌出来的基础之上。在新年里,我们希望看到每个归乡的游子脸上都有喜悦的光彩,也希望每个阖家欢聚的家庭都和谐美满,这才是春节最根本的真谛。所有的春节习俗,都应当为这样的目标而服务,而不是与此背道而驰。

【编辑:李伊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