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民营企业不能仅靠扶持,“董小姐”的这番话值得回味

发布时间:2019-03-09 06:46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杨鑫宇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会后,多名走出会场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了媒体采访。其中,一贯以敢言著称的全国人大代表、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再度“语出惊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当时,一名记者针对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向董明珠提出了问题,对此,董明珠旗帜鲜明地表示:“当一个人站不起来的时候,光靠扶持是不行的。”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在董明珠看来:对中国民营企业而言,财政问题并不是唯一的困难,解决管理问题和技术创新,对民营企业而言都十分紧要。此言一出,很快便激起了大量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的讨论。

    近几年来,国内市场环境和国际贸易格局都发生了重大、深刻的转变。为此,一度在中国经济中“独领风骚”,创造了巨大效益的民营企业遭遇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陷入了明显的发展低谷。中国民企处在困境之中,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事,而中国民企必须想办法走出困境,更是全国上下的共识。然而,尽管所有人都看得到中国民企的困境,但各路专家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案却五花八门,南辕北辙。有人认为,民企需要国家财政直接“输血”;也有人认为,民企更需要政策性的优惠与扶持;还有人认为,民企最需要的是放松管制,获得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更有人认为,民企需要大换血、大洗牌,方能浴火重生。一时间,似乎人人都在民企“号脉开药”,但到底哪个“药方”有效,社会各界却莫衷一是。

    然而,就在大多数人都在纠结,国家该如何扶持民企才最有效果的时候,“董小姐”却跳出了这样的思维定式,从根本上否定了以“扶持”为核心的思路,为民企指出了另一条破局之路,无疑充满了创见性。事实上,与其说董明珠提出的是一套振兴民企的具体方案,倒不如说她讲述的是一个既适用于商场,也适用于个人的道理——求人不如求己,只有从自己身上看到问题,并对此展开切实的行动,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方法。

    民营企业的根本属性是企业,企业的天职,便是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盈利。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强,社会便会享受到民企繁荣带来的红利;反之,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弱化,社会便会承担民企贫弱带来的恶果。从根本上讲,振兴民企,就是要振兴民企的盈利能力。

    在这件事上,政府的扶持永远只能起到侧面的辅助作用,而不可能直接为企业制造盈利,简单粗暴的“输血”,或许能够为效益堪忧的民营企业“吊命”,但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政策上的配合与管制的放松,也只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起到放大作用,而做不到“无中生有”。尽管我们不能否定政府政策对振兴民企的重要性和正面意义,但归根结底,在这件事上责任最大,最能有所作为的,只能是企业本身。

    正如董明珠所言,今天,中国民企面对的问题,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缺钱”而已,在财政问题之外,中国民企在管理和技术创新上都有太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曾经以“世界工厂”的身份创造出连续高速增长的奇迹,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劳动力密集型的民营企业都取得过自己的辉煌。但是,缺乏技术含量的“世界工厂”,绝不是中国能够长久扮演的角色,如何配合中国的角色转变,实现企业的升级转型,是所有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必须直面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家面临挑战的民营企业,都应积极展开“自救”,而不能原地踏步,坐等“从天而降”的国家扶持。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只有能够在市场竞争的洗练中存活下来的企业,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企业。政府能做的,是为所有具备潜力的民营企业扫清竞争之路上无意义的阻碍和屏障,以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企业能够突破桎梏,脱颖而出,而绝不是把那些本来就注定要在竞争中失败的企业“包养”起来。这一点应该成为所有民企经营者的共识。

【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