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景区开发和保护怎么平衡? 发展民宿经济有什么困难?

一场大学生与基层书记的对话

发布时间:2016-06-08 06:09 来源:中青在线 

  往届校媒代表与宁海县领导对话现场 雷昌旋摄

  “大家open一点,有什么想问的都可以尽情的提出来,问题越深刻越好。”5月20日上午,在一场“百所高校大学生与书记对话”的活动中,宁海县委常委、宁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云的这番开场白,让台下的大学生提意见的胆子大了起来。

  “宁海发展民宿经济,难道没遇到什么困难吗?”“景区在开发的时候是怎么保护的?”在几天的活动后,这群大学生对宁海的了解进一步加深,而通过与书记直接对话的方式,他们也为宁海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言献策。

  景区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

  “‘小而美’,这是我来过几次宁海以后对这里环境最深刻的印象。”在上述对话活动中,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往届主席团成员靳延明观察到,虽然宁海县城范围不大,但是森林覆盖率却达到63%,而且还拥有徐霞客开游的丰富历史,“可以说处处是风景,处处有文化”。

  听到这样的评价,徐云很开心:“小而美正是宁海要打造的全域旅游的体现。”他进一步解释,因为宁海本身面积不大,也没有像黄山、泰山、长城等历史悠久或者具有独特风光的旅游景点,但却拥有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因此当地转换思路,把整个县城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来打造。

  “全域旅游就是处处皆风景,让你来到宁海,就能感受到各种小而美、小而精的风景。”徐云补充道。

  将整个县城打造为一个景点,进行商业开发的做法,会不会影响宁海已有景点的保护?参与讨论的大学生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宁海在景点的商业开发与保护之间,如何取得应有的平衡?

  徐云坦言,这个问题也是宁海在发展全域旅游时始终存在的矛盾。“如果说我们纯粹搞商业化,它就失去了原有的古朴和原有的生活气息,就可能会失去游客。”

  他认为,宁海旅游的独特优势就在于一种古朴而纯粹的生活方式。比如说不少在大城市生活的游客来到宁海,很可能会看到一个老婆婆在前童古镇的河里洗衣服,看到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

  “这其实就是一道风景,因为它接近生活,原原本本地来源于生活中。一个城市如果失去了他原有的生活的本质,那这个城市就是一个纯粹的商品。”徐云说道。

  基于这样的考虑,近年来宁海正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据徐云介绍,目前宁海全县已经建成的民宿床位有3000多张,分布在全县各个地方。宁海的旅游管理部门通过互联网平台把所有的民宿商家联系起来,建立一个群组织,然后对民宿进行考核,以此激励民宿经济的发展。

  “其实民宿就是崇尚简单朴素的,来民宿不是来吃大餐的,民宿的菜肴我们感受到的妈妈做的菜的味道,感受到的淳朴的气息。”

  打造“四感”城市

  听完台上嘉宾关于宁海旅游和民宿经济的对话,来自河南校媒联盟的胡宝丹心存疑惑,在宁海发展民宿经济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呢?

  徐云答道,要发展民宿经济,首先要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选址。“民宿经济在选址时有各种条件,不是每个村都可以建,你要做(民宿经济),就要依据你这个村的自然禀赋。”

  但是,并不是所有乡镇都有很好的自然禀赋以发展民宿,为此,宁海县政府在民宿的选址规划好以后,对各乡镇、街道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并且在民宿选址前做好环境影响评估,在食品生产和制作流程中进行安全监控。

  徐云表示,发展民宿经济也是富民经济:一方面希望外地游客走进宁海农村,通过相互交流,产生思想变化,改变农村传统观念;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利益驱动,进一步激励村民全面参与,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

  但是,由于发展民宿经济需要引导游客直接入住居民家中,宁海县对民宿经营者进行了统一培训和管理,确保每一个民宿为游客提供标准而有质量的服务。

  为更好地推进乡村治理,宁海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宁海村级权力清单36条,推行“全域治理”;同时为了保证清单的实施,两年内派出近150个驻村书记驻村服务,这也为民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徐云表示,发展民宿经济、实施权力清单36条和派驻驻村书记等做法,实际上也是响应宁海打造“四感城市”的号召,即工作在宁海有成就感,生活在宁海有幸福感,居住在宁海有安全感,谈论起宁海有自豪感。

  扎根乡土,记录乡村

  作为基层政府的管理者,徐云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很多人才都来自农村,但是他们在走出农村,到城市读书、工作以后,却很少会回到农村继续工作,但实际上农村更需要这些优秀青年参与建设。

  他观察到,现在很多大学生会在暑假选择去支教,或者休学一年去旅行,但其实还可以有另一种选择:利用假期或用休学的时间,去真正接触中国的乡土社会。“去接接地气,我觉得也是很好的。”徐云说。

  对于他的这个提议,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徐兢一也有同感。据他的观察,目前很多高校都会通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形式,组织开展乡村田野调研,但往往并不能在当地深入了解民情民风。

  因此,他提议组织本校的大学生,在暑期“三下乡”的时候去宁海,发现乡村生活的美好与恬静,同时以校媒记者的角度去记录宁海的乡村治理行动。

  来自湖北校媒的杨文同学对此表示认同。在她看来,这种深入当地开展调研、记录的方式比一般的“三下乡”、支教更有意义,可以感受到乡村最淳朴、最基层的心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向校媒联盟申请,或由某个区域挑头来做,带着全国高校一起做一场百人宁海行。”

  对此,徐云在论坛的最后发出邀请,希望百所高校的学生和校媒联盟的代表能够在暑假相约宁海,以居住者、观察者、记录者的角度研究分析宁海的乡村存在的问题,把当代青年的思想带到农村、影响农村、改变农村、发展农村。

  (汪吉喆 山西大学 平凡)

【编辑:罗征】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