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青团子
APP下载

“保洁阿姨背我蹚水”是大学巨婴还是迫害妄想?

发布时间:2017-06-18 00:06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新京报、光明网

    本文系青团子整合 转载请联系后台

    据媒体报道,6月14日21时37分,贵州六盘水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该市水城县、钟山区、盘县中北部部分乡镇降水量达到暴雨量级。六盘水师范学院低洼地带形成积水。接着就出现了“清洁工在水中来回背着学生过‘河’”的新闻。

    此事件在网上不断发酵,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团子君在此选取几种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被清洁工背着蹚水的大学生应该自惭

    (新京报观点)

    “ 这不是真正的温情

    别把等级观念下的“善举”合理化

    ”

    不就蹚个水湿个鞋子吗?怕湿鞋光着脚撸起裤管不行?不是残疾,就别心安理得地把别人当拐杖——哪怕别人愿意。

    我们或许可以自称“宝宝”、拍照时嘟嘴装嫩,可把“宝宝心态”延伸到雨天不肯蹚水中,那可不就是娇惯?有消息说,有被背的学生行动不方便,可被背的又不止一个,都腿脚不便?只要不是,他们都该为此自惭。

    真正的温情,不止有善意,也包含对等尊重。在清洁工背大学生蹚水的“温情情景”中,背人者与被背者难言对等,很多因为有善举就将其合理化的人,其实内置了某种梯度等级观念:“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对清洁工职业的卑贱化想象,让很多人觉得被清洁工帮助是理所当然——他(她)们可不就是干脏累活的嘛,背下人对他(她)们来说就跟分内事无异,何况是他(她)们自愿的。

    “背大学生蹚水”里有着傲慢与偏见

    (光明网观点)

    “ 道德制高点上的棒喝

    暗含着对大学生和保洁阿姨的标签化 ”

    保洁阿姨背着大学生蹚水过“河”——这事乍听起来槽点十足:大学生咋能如此趾高气扬?保洁工咋能如此任人驱使?于是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键盘侠”们发挥了十足的想象力和讽刺力,揶揄此事是“坚强环卫阿姨,照顾残障大学生,好励志”。也有人怒斥道,“环卫工人拿钱是清扫垃圾不是背垃圾,大学生有多金贵?”

    这些道德制高点上的棒喝,听起来相当快意恩仇。在这种标签化的逻辑想象中,保洁阿姨是被奴役和被剥削的对象,她们必定心不甘情不愿的;而大学生是享乐主义的代言,他们必定是精致利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有了这样的群体画像,阶层扭曲的情感价值也被一股脑套用到“保洁阿姨背大学生蹚水”事件中去,结论便语不惊人死不休了。可是真相呢?

    即便是看图说话,有两个细节仍一目了然:一是背着大学生的保洁阿姨不只一个都是咧着嘴在笑,而围观者的表情更多是温情的“好玩”、而非颐指气使的傲慢。二是在现场,并非每个学生都排队等着保洁阿姨背过去,也有赤脚自己走过去的。再说,用长凳搭桥结束后,更多学生是从长凳上走过去的。最关键的是,背大学生的保洁阿姨说,“我不理解网上的人们为什么要骂?”因为在她的眼里,那些站在台阶上的,都是她的孩子。

    如果说得更直接一些,旁观者在对保洁阿姨抒情时表现出的“被害妄想症”,恐怕来自于骨子里根深蒂固的阶层对立性思维。看到保洁阿姨等基层劳动群体,总觉得他们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这种生冷的傲慢与偏见,忽略了人情社会的另一种可能——阶层与阶层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还可能是和谐而温情的关系。这就像著名的《父子骑驴》寓言,有怎样的情怀立场,就有怎样的价值判断。好在这是保洁阿姨背了大学生,如果是保洁阿姨心血来潮,拉着刚工作的辅导员背她一程,炸锅的舆论恐怕更要声嘶力竭了吧。

    校方究竟是安排保洁阿姨“搭桥”还是安排她们背学生,保洁阿姨究竟背了多少学生……这些关键性的信息并不明朗。即便保洁阿姨背学生是“被安排的”,双方之间的情感关系仍是“背着蹚水”事件是否正义的核心考量。在这个信息传播越发便捷而丰富的年代,所谓理性客观,离不开情境分析,更不能用灰色的标签去粗暴测试生动的实践。

    网友观点

    阿姨们最受伤,学校水利系统应该修理!

    应自觉,学会自立,学会尊重

    巨婴有些夸大,别对大学生有偏见

    说着平等,实则歧视

    社会应注意别过度保护学生

    团子君说

    团子君希望大家能在这件事上多一点的思考。

    身为大学生,我们已经不再是小孩子,要有“成人”身份的意识。在大学生群体里,有很多从小独立意识强、懂得艰苦奋斗的同学,他们能独立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懂得不麻烦别人。但必须承认,其中也不乏一批在温室中成长、较少接触社会的“巨婴”,在他们的世界里,面对大人给予的帮助,接受是理所当然的,对于他们,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各级都不应给予太多溺爱,要让他们有所觉醒,学会自立,同时也学会为他人考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另一方面,人们反思社会对学生的过度保护没有问题,从一件事中发现问题是好的,但别在过程中将整个大学生群体标签化,别把自己联系上下文所得的愤怒撒在几个大学生身上,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是将舆论激化。我们需要反思和进步,但也不希望有过分解读和夸大分析伤害事件中的人们。

【责任编辑:江苏记者站】
你可能还喜欢看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