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城轨工地上的“拼命三郎”梁西军:

唯有不断创新 才能实现价值

发布时间:2019-07-11 06:2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孙海华

  几年时间,他让自己从“门外汉”,磨炼成为地铁施工的“行家里手”;他带领的技术团队,每攻克一个难题,就填补一项世界空白、创造一个新的纪录;他先后参与20多座城市的地铁施工、技术研发,荣获数十项国际、国内大奖,编写了多项省部级工法及工程建设标准。

  这名年轻的城市轨道施工技术专家,就是中铁一局集团城轨公司副总工程师梁西军。

  “半年内,全面掌握地铁施工技术”

  2006年,西安地铁开工建设。正在中铁一局从事经营开发的梁西军主动请缨,加入地铁建设大军——“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在一线建设岗位上实实在在干一番”。

  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全新领域,他为自己定下目标,“半年内,全面掌握地铁施工技术。”他一门心思钻进地铁施工的各项技术里,业余时间也全部用在了学习上,如饥似渴、夜夜攻读,遍阅各类施工图纸,参加所有相关培训。

  一本《盾构施工技术》,他不知翻了多少遍。书页的空白处,写满了心得体会——第一遍,用蓝色笔做笔记,第二遍用黑色笔,第三遍是红色笔。现在,这本书已是色彩缤纷,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深深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读书之外,他将求知的“根须”深深扎进实践的“泥土”里。

  土体改良,是地铁施工的一项关键技术。这一过程中,如何从感官上就能作出准确判断,以减少频繁进行的数据监测,对施工进度和安全带来的影响?梁西军虚心向盾构队长求教。

  “从机器闸门退出的土,如果像是挤出的牙膏,或抓在手里像和好的面团,这就说明改良得差不多了。”盾构队长的回答,让梁西军豁然开朗。

  “要想成为地铁施工行家,就要当一回盾构队长。”那以后,梁西军每天白班照上,晚上还要自发跟夜班学习盾构——从始发、掘进、出土,到管片安装、同步注浆、二次注浆……整整4个月,一条隧道的盾构施工流程,都被他认认真真跟了下来。辛苦不会白费,他完整掌握了盾构施工的所有施工环节和工艺技术。

  从二号线到一号线,再到三号线,梁西军像跨上了战马,把全部热忱投注于“战场”。不断的学习、探索中,他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还先后参与了多项研究工作。

  消灭安全隐患这一“头号大敌”

  在繁华都市进行地铁施工,安全隐患是“头号大敌”。梁西军告诉记者:一是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二是建成运营后的行车安全,“这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西安处于“地裂缝”地质灾害区,土壤又是稳定性极差的黄土土质。梁西军所在的二号线工地,正是要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进行“黄土地层地铁盾构掘进和地裂缝暗挖技术施工”——这样的施工难度,在国内尚属首次。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接一个的具体难题等着解决:线路暗挖施工,须下穿加气站。加气站又恰处于地裂缝带,地面上出入车辆多、沉降控制难度大,极易出现大量涌水、涌沙,安全风险可想而知;线路盾构机下穿过程中,还会遇到老旧危房。这些早期民房,原本的安全设定只有3层,但实际上很多已被居民自行加盖到了10层。鉴定专家表示,“这些危房,即使盾构机不从下边穿过,都会出问题!”

  如何破解难题?梁西军带着技术团队,马不停蹄展开了攻关。连续监测、全面跟踪,检查、记录、指导地裂缝施工全过程,6个月下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他们,掌握了翔实的资料数据。

  紧接着,统计分析——对地裂缝施工降水、暗挖施工及变形规律、暗挖隧道洞内盾构接收等多项关键技术,一一逐项研究。他们还对北京、西安的多处地铁暗挖工地进行了全面调研,广泛收集各种技术资料,以及施工、设计、勘察特别是一线作业工人和专家的意见、建议。

  在梁西军主导下,团队大胆提出了在隧道内采取“注浆”办法加固止水的方案,彻底解决了施工工程和上部建筑物的安全隐患;同时,研究形成《盾构下穿建筑物专项施工方案》,一次性解决了横在工程前方的“拦路虎”。

  科研创新路上,从不停歇

  科研创新的路上,梁西军从不停歇,一项项课题让他“乐”在其中。

  “他总是带着图纸,走到哪儿翻到哪儿,遇到问题就和技术人员一起讨论,满脑子都是技术研发。”中铁一局技术员刘恒宇说:梁西军是科研组里最活跃,也最能吃苦的人,一年365天,他几乎天天都在施工现场。

  仅“黄土地层深基坑及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一项研究,他深入现场,随时跟踪施工情况,就历经了大大小小100多次试验、200多次会议、60多次方案完善,终于首次确定了湿陷性黄土地层盾构机设计和施工参数,解决了当时普遍存在的施工难题。

  按照这一方案,他们创造了盾构单班掘进14环成洞21米、单日掘进27环成洞40.5米、单月掘进485环成洞727.5米三项全国施工新纪录。2014年,西安地铁二号线工程获得“全球杰出工程”大奖,这是中国及亚洲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也是全球第一个获菲迪克大奖的地铁工程。

  不光是施工技术,梁西军的钻研兴趣还聚焦在施工仪器和设备改良上。

  在西安地铁1号线担任项目总工期间,测量员曾向他反映隧道距离长、测量人员少、工作量太大等困难。这让他感到事出蹊跷:“测量人员配备充足啊,怎么还诉苦呢?”

  梁西军亲自到现场扶尺子、架仪器,查找原因。几次操作下来,他发现测量员使用的吊篮、托盘和高程安装板太过笨重,不仅安装难度大、速度慢,精度也不高,多次进出的运输车也干扰了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

  他召集技术人员,各抒己见,画出图纸反复实验,30多次调整后,设计出了“自动导向系统激光站吊篮”等3件新型测量设备。有了这些加工简单、安装使用灵活的设备,原来5个人完成的工作量,现在3个人就能轻松完成。很快,这3项成果就拿到了国家专利。

  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梁西军目前所在的西安地铁4号线建设工地,随处可见“惟创新者胜”的标语。通过“传、帮、带”,梁西军团队已完成科研项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应用新技术等30余项,填补多项地铁施工技术空白,多人获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和公司科技标兵。

  他本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陕西省首批“守信激励青年”。2018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梁西军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西安地铁开通的日子,梁西军特意买车票体验。列车徐徐开行的时刻,看到市民脸上的喜悦,梁西军感到:几年下来的辛苦,没有白费。

  当下,西安地铁正在加紧建设,梁西军担纲的团队还将面对古城墙、护城河、火车站道岔“咽喉区”等连串技术难题,“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价值。我们会想尽办法完成任务,因为这就是技术人员的使命。”梁西军说。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