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我扬起头,看到了自己

发布时间:2019-05-28 06:15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胡宁

  最初跟班宇“邂逅”,只是因为这是一位我没读过的东北作家。读罢,我却开始问自己,《冬泳》的土壤在东北,作者班宇是沈阳人,于我而言,是否给这本书加分了?

  得承认,有。我是东北人,喜欢那里的寒冷,也喜欢一大片的冰天雪地里,你透过结冰又盖雪的湖面,感觉到底下鲜血奔腾的温度和饱满的红色。这是我看班宇、看贾行家都会有的体验。这可能跟他们本人有点关系,也跟读者的地缘亲近有点关系。

  可这身份真的重要到足以定义这部作品么?起码对《冬泳》而言,并非如此。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也是他的第一本书。里面有7则故事,打动我的故事气质很相似。班宇写“我”的姑姑从大连打(麻将)打到广州,“坚持穿着貂打”;写主人公手里举着的糖葫芦像个火炬,是穿梭于车流和冰雪间唯一的颜色;也写印刷厂工人孙旭庭被印刷机伤骨折了,躺在纸堆里,他才第一次读了自己每天印的东西。孙旭庭看得那么真切,书里写着什么,他看到哪里就被抬去医院了,写得清清楚楚。

  这让我想起班宇在一次对谈里说过的话: “我并不担忧读者是否喜欢,或者市场的反应,我一直在不停地追问自己,是否在这些小说里尽了力,是否展示出那些事物真正的尊严。”

  对于班宇,这个问题或许还没有答案。但是于我,一个读者而言,他基本做到了。在某些只有你自己清楚的真正的低谷,班宇的文字和故事都是一种慰藉。人可生如蝼蚁而美如神,这是尘世里我们给渺小的自己最大的鼓励。

  我会觉得,像我这样的微尘,也能在班宇的笔下变成阳光下闪光的泡泡,它可能沾着泥土和辛酸的味道,但是有它的倔强,或者某些说不清的价值。读他的书,我有一种久违地被治愈的感觉。这关乎一种现代病,你焦虑,你痛苦,你想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剧烈变动的时代里自我的定位,你那么想冲破些什么,却总是不够有力。班宇没在书里写答案,他只是让每个人活在自己的轨道里,活得备受尊敬,活在他自己的舞台中央,依靠作者和读者对生命审美的共鸣,就算观众最初不过只班宇一人。

  这本书白色的清冷封面上写着两行小字:“人们从水中仰起面庞,承接命运的无声飘落。”

  虽然,甚至都不需要刻意从小说里抽离,你就能感受到,这种被高速摄影放大一切细节的感觉纯属幻觉。可是你要活下去,扬着头。尽管有点鸡汤我还是想说,做你自己的主角,就算没有观众,不管故事的结局。

  这里有最贵的财产摩托车被人骗了的中年人,有去相亲最后杀了相亲对象前夫的男子,有洗稿赚钱的穷文人,也有被老婆抛弃了的丈夫,在前妻惹来的麻烦砸在他头顶上时对着来人说,你等我把家收拾一下。这本书里有无数的细节,让这些无名之辈的尊严被班宇显微镜式的笔放大。比如这位可怜的丈夫,受伤的印刷工人,他化身“盘锦豹子”。班宇说,在逆光里,他背上的火罐印子恰如花豹的斑纹,生动、鲜亮并且精纯。他解脱了所有枷锁于那刻幻神,一个人,一辈子,这样不幸又壮烈的时刻能有几个?那一刻,在记忆里可能就被当成了一生。

  这种叙事不新,可还是一次次打动了我。这本书里的人,那些日子里的事儿都没那么惊心动魄,也不总有一个明白无误的结果,但是我总觉得,书里的人物和班宇一道完成了对自己短暂的释放,读者亦然。苦痛欢欣都会在生活中持续,享受在阅读的那一刻凝结。

  你会忍不住在“班宇”这个名字出版新的作品前,再看看他笔下的人,“昂起头颅,挺着脖子奋力嘶喊,向着尘土与虚无,一级浮在半空中的万事万物”,这无关是不是在东北,都是无力又有力的人罢了。

  这是我想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我扬起头,看到了自己,也希望你如是。

 《冬泳》

  班宇/著

  上海三联书店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