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社会主义是中国道路的真正底色

发布时间:2019-04-15 06:1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吴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资本主义并没有显示出包治中国百病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这一重要论述是论证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根本依据。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与资本主义发生过数次碰撞。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不少仁人志士把目光投向西方,希望学习他们的经验,迅速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繁荣富强。但老师总是打学生,血没有少流,中国既没有成功复制西方模式,也没有真正打开中国现代化的通道。历史证明,如此众多的人口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搞资本主义,就必然是一盘散沙、军阀混战。这段曲折悲壮的历史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资本主义并没有显示出包治中国百病的神奇力量。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最终不可避免地纳入了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轨道,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既不是一种主观的刻意偏好,也不是外部力量的强加,而是近代以来社会条件塑造出的中国进步的唯一可能性,是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方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新中国成立70年后的今天,这已经成为被历史验证的真理。

  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本

  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获得历史必然性的同时,也基于自身的内在规定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即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依托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使中国在缩短和减轻西方现代化过程弊端和苦痛的同时,迅速提升中国现代化的水平,实现后发赶超。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中国的探索,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两个历史时期探索的最终结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在新中国前30年积累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比近代以来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无视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就,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新官僚资本主义”等联系在一起,表达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是因为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体而言,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分别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赋予了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属性,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美好未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体现为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但是,中国问题只是提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不是提供纳入资本主义轨道的根据。

  道理很简单,资本逻辑只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而不是缓解和缩小。塑造社会主义新的文明类型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在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能否保持社会主义的战略定力,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考验。

  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资本主义已经度过盛年迈入衰落期。在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世界历史正处于一个新的分水岭上。最近美国有民调显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不断显现,年轻人对社会主义比对资本主义更有好感。虽然这主要反映为对现存政治和两极分化的不满和批判,并不意味对共产主义彼岸世界的向往,但也再次昭示资本主义不是人类最后的归宿,显现出世界历史出现重大转折的迹象。

  今天的中国已经强起来,拥有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新时代的中国,应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探索,推动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定型和更加成熟;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使世界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的发展。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