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立德树人“关键细节”:自然流淌到学生心田

——访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

发布时间:2019-03-16 05:55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章正

  在投资领域,有一个“浙大现象”:新经济中,“浙大系”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创新;还有人认为,背后也有浮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对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进行专访,请他解读浙江大学的学生培养模式。

  “今年,是浙江大学122周年校庆。”罗卫东认为,“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浙江大学虽然地处浙江,但一诞生就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的前身是举办于晚清的新式学堂——“求是书院”,这所由新派人士与清廷的有识之士联合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无论从其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队伍的整备,皆体现实业强国、教育救国的理念。

  在1928年正式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之前的近30年办学中,培养了一批我国教育界、文化界、实业界的骨干,蒋百里、都锦生、夏衍、邵飘萍、常书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淞沪战役以后,日寇逼近杭州湾,浙大不得不举校西迁暂避战火,历经4省,跋涉6000余华里,在黔北落脚,在遵义、湄潭等地办学近八载,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杭州。抗战期间,国立浙江大学办学不仅没有受到战事干扰,而且精神高涨、秩序井然、弦歌不辍,苏步青、束星北、王淦昌、贝时璋、谈家桢、丰子恺、张荫麟、梅光迪、马一浮等一批名师在此从事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工作,培养了李政道、程开甲、叶笃正、陈吉余等一大批日后在祖国的科学与教育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

  在这一时期,有一个代表人物,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的程开甲,在浙江大学师从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学界一流的老师。1946年,程开甲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4年之后,程开甲整理好行装,购买了所需的书籍,返回浙江大学物理系任教。

  “在战火纷飞、国难当头的1937年年底,浙江大学在流亡广西宜山期间确立了‘求是’校训,并制定了校歌,历经80多年延续至今。”罗卫东表示,浙江大学一直延续老校长竺可桢执掌浙江大学期间形成的精神传统和办学理念,求是是一种家国情怀的底色。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大学随着国家的发展,表现出很强的创新创业的活力,涌现出一批科学家和企业家,浙江大学随之找到第二个新的增长点——创新。

  “求是”“创新”成为浙江大学的校训。俯下身子做事、勇立潮头创新,成为新时代浙大人的显著特点。这个背后,浙江大学如何对学子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

  罗卫东解释,近年来,浙大形成“三全”育人体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事业之中。罗卫东透露,立德树人离不开各种“关键细节”。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指导、就业指导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无数的细节,“学校中所有人,老师、干部甚至包括学校的工勤人员都会参与到育人体系之中。”他说,比如,后勤服务人员与学生之间,并非是简单的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而是注入了亲情。

  “要做到关心学生,学校的食堂饭菜必须要好吃,工作人员必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食堂的标准随之上去,用真心照顾学生。”罗卫东表示。

  罗卫东进一步解释,浙江大学的做法是在后勤体系中,建立党支部、团支部,学校让工作人员认同浙大是一个家,才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关心。在毕业典礼上,学校会安排后勤系统的员工在台上,接受毕业生的致敬,这也让员工感受到尊重和温情。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时代的温暖,可以有效预防一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观念偏颇。我们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氛围,让学生内心多一些建设性的心态与力量。”罗卫东直言,学校得塑造学生成为心态阳光、人格健全和学有所成的人。

  罗卫东认为,“城市的文化可以起很大的作用,也可以对大学文化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在罗卫东看来,大学不应该是城市中的“飞地”,大学和城市应该水乳交融。大学生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观察者,更是城市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有一处“关键细节”,在杭州,汽车在斑马线礼让行人成为城市文化一部分,这让大学生感受到了亲切温暖的城市人文精神。城市,对大学生有一种濡化的作用——城市文明参与塑造大学生群体的性格。

  伴随杭州新兴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各种就业机会,对大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学生留下参与城市的发展,进而从城市中获得发展红利。

  罗卫东注意到,2018年,杭州净流入人口大约30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高素质人才。每年,不少浙大学生,因此留在杭州进行创业。

  在浙江大学,文化传承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还采取了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比如,在学校的道路两旁,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供人休憩的椅子,都打上了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读出浙江大学历史名人的信息。即便是休息,也能够进行校史教育。这些年,浙江大学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学校对校史馆的建设十分重视,新生入学都要进行校史教育,加上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校史馆每年接待的参访人数都达到十几万人。

  在罗卫东看来,历史传承需要立体式的传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校史馆到小凳子,都有校友奋斗的信息,立德树人要靠各种通道来影响,这是一种无声的精神传承过程,让学生体会比单纯讲大道理更有效果。”

  谈到大学用好校友资源,很多人认为就是校友捐款。罗卫东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精神的传承更为重要,但绝不是停留在大而化之的表态和议论上,而是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学校鼓励每个院系开展‘大手拉小手’的职业指导,即老校友帮助在读学生,从社会适应到职业指导。”同时,校友们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目前,浙江大学的校友捐赠,占到浙江大学受捐总额的一半左右,校友捐赠的数额在全国排名前列。”罗卫东透露,浙江大学教育基金的总额已接近30亿元,主要用于奖学金、奖教金以及其他学科建设的资助。

  如何更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双一流建设,这是浙江大学十分重视的课题。罗卫东透露,由学校和社会共同投入建设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经过近10年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作为国内大学首家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教学博物馆,它承担着特殊的功能和使命。

  “我们通过借展的模式,不仅让国内博物馆参展,而且让世界各地博物馆在浙大展览,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到世界各地文明成长过程。”罗卫东认为,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把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放在一起比较,才能让他们真正拥有文化自信。

  罗卫东认为,真正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的各个部分,各国、各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就要让他们了解到世界是由多元文明组成,而不是由单一文明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的是应该让中国的学生拥有更加全球化、多元化的视野。

  “我们希望这一代浙大学生,是一个具有高度同理心的一代,未来他们有国际视野之后,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将来进入国际机构、处理国际事务、经营跨国企业,才会更加理性更加文明,更能够为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作积极的贡献。”罗卫东说。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