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老派90后

形形色色的“返乡叙事”又要来了?

发布时间:2019-02-01 04:22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黄帅

  临近年关,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陆续踏上了返乡之路。从近年情况看,春节不久之后,舆论场上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返乡故事,或者是慨叹小镇和农村生活引起的疏离感,或是纠结于自己离乡和返乡的复杂情绪中,有些是“返乡故事”,比如两三年前很火的那篇《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还有的干脆成了网络段子“返乡体”,在自嘲之际,更多的是无奈与惆怅。

  这些或许都可以被统称为“返乡叙事”。古人爱讲“衣锦还乡”,但前提是个人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而这个成果在局限的空间里并没办法实现。然而,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衣锦还乡”有了更复杂的内涵:一方面,它呈现出奋斗者的一种期许和对未来美好的想象;另一方面,也暗示着,相比人才与资源密集的大城市,小城市、城镇乃至农村是另一种生活图景,它有缓慢舒适的一面,也有闭塞压抑的一面,甚至让人感到真实而残酷。

  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只是最表层的区别,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异,往往给人巨大的压力,成为首当其冲的麻烦事。以现在很火的“逼婚”话题为例,就能看出其中的观念差异。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30岁单身十分正常,但在地方城市,尤其是农村,这已经属于“大龄未婚”群体,尤其是女性还要承受“大龄剩女”这样的标签化评价。“大龄剩女”里的“剩”字,呈现出明显的贬义倾向,给人“被迫剩下”的印象,这显然是污名化的标签。

  暂且不说很多单身女性仅仅是因为没有遇上合适的人才保持单身,即使是单身男青年,面对婚姻,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独立思想和个人判断,不盲从、不跟风是新一代年轻人常见的选择。然而,老一辈习惯了按部就班的人生轨迹,似乎选择个性的道路就是离经叛道的坏事。其实,这两种观念无所谓孰是孰非,在各自的年龄与时代里都有其合理性,只是当二者碰撞后,就难免产生矛盾。对此,我们有必要保持一种理性与包容,以同理心看待不一样的选择。

  包容与多样性,的确是大城市文化的一大特点。与之相关的,就是机遇的多样化与人生发展的不确定性,简单来说,就是以前那种求所谓“稳定”生活的路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曾有朋友开玩笑说,自己学的计算机专业,若在大城市就能当码农,若回老家根本找不到对口工作,只能开网吧。虽然这说来搞笑,却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返乡”后面对的是一个局限的熟人社会,找工作可能要托人办事,想创业却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似乎只有在“稳定”状态里,才能得到主流观念的认同。也正因此,笔者身边有不少朋友都不愿意“返乡”,与其面对“返乡”之后的尴尬与无奈,不如自寻出路,在外面奋斗,等取得成果之后,或许老家的人才能认同自己。

  因此,对待即将出现的各类“返乡叙事”,以及年轻人“返乡”后遭遇的尴尬,不妨多一分理解与宽容。客观而言,中国在完成现代化与城市化之前,城乡观念冲突、不同层级的城市间的观念差异,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更何况,这些不同还与代际差异和文化偏见有关,让人尴尬、揪心,也让人看到了现实中的鸿沟。

  好在,近年舆论场在热议这些差异的同时,也为更多人发出声音、表达意见创造了空间。就像之前那个“上海女因一顿饭逃离江西农村男友家”的话题反转,最终被证明为假新闻,一些舆论事件的当事人或知情人也可以发声,这就避免了“返乡叙事”里的偏狭与谬误。另一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长辈意识到了年轻人想法的多元化,“不理解却不干涉”成为不少老人的选择。春节将至,但愿每个年轻人在“返乡”后,都能从中找到生活的热情与未来的希望,毕竟,放下那些悲情叙事与偏狭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实,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