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火热的青年突击队

发布时间:2018-10-17 06:3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徐宪平

  长岭炼油厂青年突击队员在冰天雪地中抬着1200多公斤重的钢管,铺设柴油管线。

  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画卷同时展开的是壮美的青年运动画卷。

  青年突击队就是这幅青春长卷上的一面旗帜,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其中,建功立业,成长成才,为光荣与梦想而奋斗不息!

  今天,本报刊登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徐宪平关于那个大转折时代担任四届青年突击队队长经历的回忆文章。

  当时,青年突击队员历尽艰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衣食无忧的“强国一代”是否还需要艰苦奋斗精神?欢迎读者参与新浪微博话题#强国一代##衣食无忧,还需要艰苦奋斗精神吗#,或来稿参与讨论。邮箱:zqbqmtxtzx@sina.cn

  ----------------------------------

  多少年来,在我眼前,在我心中,不时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青年突击队队旗,她总是唤起我对那段火热生活、青春时光的回忆和眷恋。

  1975年7月,我被招工进入长岭炼油厂。该厂是1965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在湖南省岳阳市建设的。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古德勤,从石油部机关来到荒芜的驼鹤山下,出任党委书记、厂长,带领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开启长岭炼油厂艰苦创业的历程。

  1971年5月,工厂建成投产。按照炼油装置的运行规律,每一两年需要停工检修一次,每次时间四五十天。除设备维护、技术改造,还有清洗容器、装卸原料、铺设电缆、清理污油池、更换保温层、挖运土石方、回收旧金属、清扫工业垃圾等许多任务。这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事情由谁来干?哪里去找这么多人?有人主张雇请民工。1972年12月,第一次检修开始,年过六旬的古老找来团委书记,交给她一项硬任务:把团员青年组织起来,承担大检修“急、难、险、重”的工作。古老说:“节约开支重要,磨练青年更重要。长炼的事以后要靠青年来干,让青年在磨练中成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于是,在这个山沟里的万人大厂中,青年突击队应运而生。

  那一年,厂团委组织200名男女青工,以两位英雄的名字命名,分别组建雷锋突击队、刘胡兰突击队,浩浩荡荡开进检修工地,拉开长炼青年突击队征战的序幕。1975年年底,根据检修任务和工地管理的需要,两支队伍胜利会师,厂党委正式命名成立“青年突击队”。1978年,中共湖南省委授予长炼团委“青年工作红旗单位”的称号;1985年,共青团中央授予长炼青年突击队“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的称号。

  我招工进厂时,先在长岭炼油厂检修大队铆焊中队当铆工,检修期间常常与青年突击队并肩战斗。1978年11月,我调任厂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是厂党委委员,她任青年突击队政委,我当青年突击队队长。回想起那些饱含着奋斗的激情、充满着困苦的考验、洋溢着青春欢乐的日日夜夜;回想起那些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柳条安全帽、握着大锤、拿着铁锹、推着小车的生龙活虎的突击队员,那种特质、那种魅力至今令我感怀不已,追思不已……

  青年突击队是一种精神

  上世纪60年代震撼中外的石油大会战,在一无经验,二无技术、设备简陋、气候恶劣等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孕育形成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正如当年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所说,对一个国家来讲要有民气,对一个队伍来讲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要有志气。这种精神、这股气势正是青年突击队不竭的精神源泉和精神动力。

  长炼青年突击队从组建开始,就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灵魂,继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特别是在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伟大的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加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厂党委要求厂团委工作的主攻方向,就是引导青年想“四化”,组织青年学“四化”,带领青年干“四化”,争做敢当大任、勇开先河的新长征突击手,青年突击队恰恰是“想、学、干、争”的一种有效载体。

  长炼青年突击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和风采。突击队的宗旨是:“以苦为乐,以旗为荣,建功立业,带队育人”;突击队的口号是:“最艰巨的担子我们挑,最危险的地方我们去,最紧要的关头我们上,最困难的时刻我们到”;突击队的队风是:“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严细的工作,不讲价钱,不打折扣,不畏艰难,不计得失,不误工期,不出事故”;突击队的队歌嘹亮奔放:“我们是光荣的突击队员,新长征路上的生力军,检修会战逞英豪,大干快上骏马加鞭;啊,我们是年轻的突击队员,我们是勇敢的突击队员,革命理想高于天,誓把青春献给党……”,歌声激励着突击队员们所向披靡,攻坚克难,完成一项项艰巨的突击任务,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青年突击队是一个战场

  每次生产装置停工检修,都在岁末年初,天寒地冻,都是一场硬仗,一场鏖战。

  青年突击队就是一支半军事化的队伍,听从检修指挥部的调遣,冲锋陷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为架设从长江岸边陆城码头到生产厂区的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突击队员顶风冒雪,人拉肩扛,踏着泥泞小路,把137根约1吨重的电杆抬上8座山头,挖基坑,打地锚,立电杆,再爬上10多米高的杆顶架线,硬是凭着这股拼劲,连续奋战60多天,把这条全长12公里的线路如期铺设好。不少队员冻肿了手,扭伤了腰。

  为完成指挥部交给的限定一周内把常减压装置减压塔220立方米填料装卸的任务,24名队员钻入塔内,在只有0.5米高的空间,带着双层口罩轮番作战,换下的队员就在塔外一张草垫上睡一会儿再上,就这样三天三夜提前完工。事后几天,队员们吐出的痰还带着黑色。

  在催化剂马蹄炉搬迁过程中,为清除凝结的50多吨水玻璃,队员们用大锤、钢钎砸了45天,终于治好了这个“重疾”。

  每次检修中突击队员要清扫100多台换热器,每个换热器有六七百根管子,每一根管要用一根8米多长的钢钎从头捅到尾,把管子里的油垢和杂质清除掉,还要用高达260℃的蒸汽吹扫。有的换热器由于腐蚀严重,管子里面有硬结,需要十几个人抓住钢钎、喊着号子用力往里捅,队员们脸上溅满了油泥,变成了“大花脸”,手上尽管带着棉手套,也被蒸汽烫起了水泡。

  突击队员不仅要承受艰苦的考验,还时常面临可能发生的危险,我亲身经历过三件事。

  1979年年底检修时,指挥部把常减压装置常压炉、减压炉烟囱的刷漆任务交给我们,炉子烟囱高达40多米,上面没有护栏,当时也没有那么高的吊车,只好用卷扬机把铁制的吊篮晃晃悠悠送上去。人站在吊篮里,一手提着油漆桶,一手挥动刷子作业。有时候,卷扬机开得太快,失去平衡,吊篮在空中大幅摆动,几乎能把人甩出来。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我带着几名胆子大、体力好的队员,系上安全带,从早上干到夜里,才啃下这块硬骨头。记得我们从炉子上下来时,正好碰上厂里被称之为“青年偶像”的40多岁的党委副书记李兴,他用纯正的京腔大声对我们说:“青年领袖就是这样锻炼成长起来的。”一句话,把我们全身的疲劳一扫而空。

  还有一次,清理焦化污油池油泥,一部分队员在池子里把油泥装进桶,我和一些队员站在池边上把一只只桶提上来,把油泥倒在卡车里运走。有一只桶装得太满太重,我弯着腰猛一使劲,结果挂在桶上的铁钩被拉断了,我从1米多高的池子上仰天摔了下来,只觉得天旋地转,耳边震出了血,幸运的是头摔在草丛里,离旁边的铁轨不足半米。

  最危险的一次,清扫催裂化筒式反应器,里面光线暗,看不清,一块跳板扎得不牢,我踩上去就往下掉,筒底数十米深,还好站在我身边的催裂化车间党支部书记王富龙一把抓住我,才化险为夷,吓得我一身冷汗。10多年后,我在中石化湖南省石油公司工作时,到洛阳炼油厂去调运油品,见到厂长王富龙,还忆及当年的“救命之恩”。

  在长炼,青年突击队的战斗力获得广泛赞誉。她被厂党委誉为“年年打硬仗,年年打胜仗,钢刀不卷刃,红旗不褪色,特别能战斗”的坚强集体,被老工人誉为“尖刀队、小老虎队、硬骨头队”。

  长岭炼油厂青年突击队员在常减压装置电脱盐岗位清运碱渣。

  青年突击队是一座熔炉

  上世纪80年代初,受“文革”十年动乱的影响,长炼青年的思想状况可以分为几类:大多数青年认为,50年代的时候,我们刚刚出生或处在不懂事的年龄,60年代、70年代的时候,很多时间被耽误了,只有80年代是完完全全属于我们自己的,应该珍惜80年代,大干80年代,在80年代里有所作为。当年唱得最响的一首歌曲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记忆最深的一句歌词是“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也有一部分青年“看破红尘”,觉得自己是“三品”,“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品,“四人帮”的牺牲品,实现“四化”的废品,觉得天下大事、国家兴亡与我无关,美好理想、光明前途与我无缘,不思进取,自由散漫。还有一些青年把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理解为拿钱干活儿,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有的公开说:“跟着班组长,月月多拿奖;跟着团支部,天天尽义务。”

  按照厂党委确定的“建功育人”的方针,每次组建青年突击队,名额分配到基层单位,我们要求团支部书记带队,以优秀团员为骨干,有意识吸收一些平时工作不积极、不卖力、不好管的青年参加。年轻人思想单纯,性格活跃,好胜心强,荣誉感强,可塑性强,加入新的集体渴望获得新的认同,干劲和情绪易于调动。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顺应和把握青年的特点,致力营造一种蓬勃向上、生动活泼、团结友爱、拼搏奉献的浓厚氛围。

  第一次集体活动,参加全厂检修动员大会,队员们唱着嘹亮的队歌、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场,当队长从厂领导手中接过鲜红的队旗时,队员们举起右手,齐声高呼“四最”口号。第一次走进工棚,队员们会看见到处贴着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对联和标语:“帅小伙,大检修中显身手;俊姑娘,突击队里逞英豪”“炼塔当笔油为墨,谱战天斗地检修曲;寒风奏乐雪伴舞,唱同甘共苦突击歌”“艰苦的劳动,锤炼坚强的意志;欢乐的生活,缔结纯真的友情”,等等。第一次全队会议,讲传统,讲任务,讲纪律,讲安全,讲竞赛,每天早上全队集中,点评头天的工作,布置当天的任务,每天墙报及时反映“比学赶帮”动态,宣传先进事例,指出问题不足。在青年突击队里,人人平等,一视同仁。我们要求队部和班组负责人,3天之内能够叫出每个队员的名字,了解每个队员的基本想法,与他们交朋友。只要你表现突出,就会得表扬,上墙报,当典型,立大功,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

  在这样一个集体里,这样一种氛围中,每一个队员都受到激励和熏陶,思想、工作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发生较大的变化。一些令单位头痛的青年,经过突击队的洗礼,完全变了一个样。有的入了团,入了党,有的成了技术能手、劳动模范,有的担任了生产班组长,走上了车间领导岗位。青年突击队成为长炼青年成长中的一个新起点,她为长炼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骨干和人才,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青年突击队是一所学校

  有人说,青年突击队是长炼青年学知识、学管理、学才艺的一所社会大学。检修工地是一个开放的课堂,炼油装置的塔、炉、泵等容器全被打开,设备构造、工艺流程一目了然,可以学到许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队员们不管来自什么工种、什么岗位,这都是一次极好的现场实习。

  突击队有着严密的管理体系,全队一般100人,队部设政委、队长、副队长,聘请厂部有关处室同志担任生产顾问、安全顾问;分为5个班,设正副班长、安全员、质量员、工具员、宣传员、文体员、生活员,每个人、每项工作干什么、怎么干,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严格的制度。这一套完整的做法,融入在四五十天的摸爬滚打中,使参与突击队管理的骨干们受益良多,带领队伍、组织协调、宣传鼓动、攻克难关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突击队给队员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艺、相互学习的舞台。每届队员不乏多才多艺者,工余时间,我们因地制宜创造机会让每个人表现。每天开工之前,轮流请懂音乐、会唱歌的队员教一首当时最流行的歌曲,印象深的有《假如你要认识我》《青春啊青春》《驼铃》等;在工棚里等待任务的间隙,请善舞者跳一段舞蹈,风姿绰约;请善言者说一个故事,声情并茂;在队刊墙报上,请能写会画者挥毫走笔,泼洒文墨,尽显才华;遇到工休日,组织体育爱好者在运动场上开展各类球赛。最热闹的是召开全厂大会前,青年突击队一边唱歌,一边与各分厂、车间拉歌,气势锐不可当,那时候拉歌的用词也别有一番意思:“要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很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得很着急。”这些活动深受队员们的喜爱。

  青年突击队是一个大家庭

  青年突击队虽然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但却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特殊群体,是一支由年轻人组成、由年轻人自己管理的队伍,年轻人感到,她温馨如家。我们常常说,在青年突击队的队旗上,写着6个隐形的大字:“劳动、友谊、爱情”。

  长炼地处山沟,远离市区,青年与外界交往少,整天围着岗位转。队员们从不同岗位走到一起来,在繁重劳动和集体活动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了解,结下深厚友谊,亲如兄弟姐妹。你渴了,饿了,累了,病了,总会得到一份满满的关爱。有位刚进厂的新工人,年龄只有17岁,早上睡懒觉起不来,衣服被子脏了不洗,东西到处乱扔,班长每天要跑到房舍去叫他上班。看到他房间的乱象,班里同志发动一次大扫除,把20多件脏衣服和被子洗得干干净净,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他既感动,也受触动,从一个懒散的人变成勤快的人。

  一位参加过两届突击队的青年,后来不幸患了白血病,弥留之际,还在怀念突击队的生活,在病床上写下感人的诗句:“举起火红的队旗,高唱青春的凯歌,兄弟姐妹来自各方,手拉手共同战斗,建设美丽的长炼,开创一个新天地……”

  突击队里,其乐融融,其情深深。一些男女队员由相识相知到相亲相爱,喜结良缘,相守一生。长炼团委的同志们粗略统计,青年突击队成立至今,相遇在队旗下的伴侣达到100多对,有的婚后还双双回到突击队,重温那种感觉、那份快乐。

  初心犹存,痴心未改。今天,长炼青年突击队的队旗依然高高飘扬。46年,34届,4000多名青年为光荣与梦想而奋斗不息,长炼已成长为一个千万吨级的现代化炼油化工企业。

  这份厚重的历史画卷,这曲悠长的青春赞歌,她所包含的精神、传统、风范,在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宏伟进程中,仍然值得传承、弘扬。

  记得雨果说过一句话:“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