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网评
APP下载

【有言值】本土人才拼不过“海归”?人才评价不能以出身论英雄

发布时间:2018-03-12 15:5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王钟的

    “我有一个学生非常优秀,从做研究生开始就参与‘墨子号’的工作,当时想都没想就留在了国内。”可这样一位科研主力,至今仍是一名副研究员。“国外引进回来的人才,为他申请教授都是垫底条件,还会给他落户津贴、启动经费,两者一比差距很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感慨。

    两会期间,不少科学家代表委员反思:以科研人员的“出身”评价人才,忽视了人才的实际科研能力,有违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尤其不公平。

    应该承认,重视“海归”人才,在历史上有一定合理性。过去,我国科研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上落后。引进“海归”人才,在资源上予以倾斜,有助于缩小我国科研与世界的差距,与国际接轨。

    但是,一些科研机构在制定人才政策方面,对“海归”人才形成了依赖。有的高校在招聘新教师时,明确针对有海外高校学习经历者,本土博士连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一些科研机构在职称评定、科研资源分配上向“海归”倾斜,让本土培养的研究人员受到冷落,人为地制造人才评价的马太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科研整体实力迅速提升。实际上,向海外科研机构输出本土培养的科研人才,已经在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新趋势。对“海归”依然持有一种不客观的推崇,当然是不合时宜的。

    坚持以同一尺度评价人才,以科研成果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标准,才是构建公正合理的科研评价环境的根本之道。

    实事求是地说,继续大力引进“海归”人才,依然很有必要。我国科研实力在很多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引进人才有利于缩小差距,实现“弯道超车”。在科研成果和科研人才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以平常心引进海外人才,是科研机构应当秉持的心态。

    现实中,在培养水平、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上,国内学术机构正不断缩小与世界一流学术机构的差距,一批脱颖而出的本土科研工作者,不断受到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认可,出现了人才“逆向输出”的情况。国内科研机构当然要确立最基本的自信,客观评价本土人才的真实水平。

    粗放的人才评价机制,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人”的不尊重。以学术出身一刀切地评价人才,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人才是千人千面的,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必须坚持以专业标准,确立精细化的人才评价模式,不以头衔和身份评价人才。

    只有人才评价回归以人为本,才能保证公平合理的科研竞争氛围,营造清朗有序的科研环境。

    文/王钟的

【编辑:李伊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