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长效“四化六定”助力打造垃圾分类“北京模式”

发布时间:2019-12-28 09:55 来源:人民网 

  12月26日,走进北京市海淀区志新西路七号院,小区内干净整洁,垃圾投放点摆放着安装不久的分类设备。工作人员打开箱门,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依类归桶,没有发现混投现象。

  前来倒垃圾的李阿姨拿着两个垃圾袋,分别投入厨余垃圾箱和其他垃圾箱。她说,“之前有工作人员在垃圾箱旁指导分类,现在在家里就能分好。”据介绍,居民每个月可以领取垃圾袋,凭智能卡投递可回收物会获得相应积分,并在小区内实现生活用品或小礼品的兑换。

  小区居民表示,这组设备放进小区一个多月了,比之前混投的铁皮箱干净很多,再也没有垃圾桶爆满和臭气溢出的问题。居民对新的分类设施较为认可,使用便捷,也乐意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12月18日,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公布,将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将正式步入法治化、常态化、系统化轨道。当前,北京各城区正致力推进垃圾分类进程。但是,垃圾分类工作往往面临意识难培养、分类不到位、效果难持续等问题。

  据了解,志新西路七号院针对痛点与难点,采用垃圾分类“四化六定”模式,即通过定点、定质、定设、定管、定量、定时管理,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全民化。该模式以数据化为手段,同时强调人性化操作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突出长效管理要求,通过智能设备和宣传引导的整合操作,让居民“容易分、分的好”。从项目方入场运营到设备无人看守只用了20多天。

  负责该小区垃圾分类项目管理的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罗经理介绍,老小区空间相对较少,项目方因地制宜在原有点位上进行改造提升,添置了一组可回收箱,用于回收纸张、塑料、金属、织物及有毒有害物,另配置了三组两分类箱,设备均是全封闭设计,配有视频监控、计量称重、语音播报等功能,可实现分类数据追踪溯源及精准分析,为宣传、督导及运营提供数据反馈。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模式是以数据化为手段,同时强调人性化操作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突出长效管理要求,通过智能设备和宣传引导的整合操作,让居民“容易分、分的好”。每天小区居民投递的垃圾都会进行扫码巡检,数据被上传至云平台,可通过数据精确分析、视频AI分析、用户精准画像、到户网格化管理等措施确保垃圾分类效果。

  业内人士认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续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引导。而这套智能设备的一大特点是可以精准监管与宣传,每个家庭的智能分类卡都是一户一码实名制,通过平台对投放行为及效果的分析,可筛选出需要上门劝导宣传的用户,推动居民分类习惯的养成。

  目前,小区垃圾分类已进入长效运营模式。数据显示,小区实际住户216户,垃圾分类参与户数176户,垃圾分类参与率80%以上,垃圾分类正确率94.78%。每日户均可回收物约0.32公斤,项目运营21天,已累计回收可回收物1502.3公斤,其中纸张占比62%,织物占比16%,塑料占比14%,金属占比8%。经多个地方运营后测算,与传统模式相比,“四化六定”模式不仅见效快,易操作,经济成本上更有明显的优势。智能箱体监管前端,设备使用年限长达6年,平均到户到天只要0.054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建国认为,北京垃圾分类条例的修订,旨在构建一个多元共治、社会协同的系统,力促垃圾分类的长效性机制建设。志新西路七号院小区是这种制度建设落实的一个缩影。

【编辑:何明】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