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心成语

把能量用对地方才能逆袭超越

发布时间:2019-01-04 03:07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杨眉

  东施效颦

  东施效颦的故事,一直被当成笑话看,那么多人引用这个典故,也都是从取笑、讽刺的角度,东施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一直是一个笑柄,一个反面教材。

  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外篇·天运》,庄子的本意是讽刺孔子。宅心仁厚的人,听到东施的故事,细想后一定会心生怜悯,而不是再用来去取笑他人。

  东施效颦的故事在中国流传非常广,很多中国文化名人如李渔、李白、苏轼、王维、蒲松龄、黄庭坚、柳亚子等都曾在诗文中用过此典。

  东施长得丑,并不是她自己的选择。这个不幸长得丑的女孩子,内心却有着强烈的爱美之心,她知道欣赏西施我见犹怜的病中美。而且行动力很强,立刻就去效法,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是一个有着很强成长动机的少女。

  东施欣赏西施仿效西施的行为,在人格心理学上叫做“认同”,是人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种。所谓自我心理防御机制(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是指每个人在无意识层中都存在着的一套自动发生作用的、非理性的、应付焦虑的心理适应过程。

  防御机制有很多种,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合理化”,也就是总是给自己找理由,像中国的阿Q、考试失误时为自己辩解的学生,都会采用“合理化”的方法。再如“白日梦”“否认”“补偿”“认同”和“幽默”等,都是人在焦虑时无意识中启动的心理防御反应,它们在帮助人缓解内心焦虑、降低内心冲突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防御机制理论,是弗洛伊德及其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100多年前提出并逐渐发展出来的,他们将人无意识中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形化,从而帮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自己。防御机制说在心理治疗界中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并且也可以用作普通人的自我认识和调节。

  1990年代以来,学界出现了一系列有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认知心理学家证明了无意识防御过程的存在,而其他领域的发现则表明防御机制的确是一种心理功能。

  防御机制中的“认同(identification)”是指个体无意识中模仿某个人的某些特征、行为风格以加强自身特色,从而使自己与所模仿的对象趋于一致,试图变得像另一个人的一种心理过程。

  就东施效颦这一个案而言,这个内心爱美的女孩子由于长得丑而被周围人取笑,她内心非常焦虑,于是在无意识中选择向村里最美的女孩子西施看齐——认同并效法西施,以此降低内心的焦虑。

  “认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作用,人在童年和青少年时通过认同父母老师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获得奖励、减少惩罚,并在认同父母老师等的过程中发展起个人的良知与人格特点。

  现在流行的各种“粉丝群”和“追星族”等,都是年轻人认同行为的表现,他们在认同的过程中获得满足的不仅有归属感,而且还有很强的意义与存在感,伴随着认同,年轻人逐渐建立起的自我。

  所以,看一个人认同什么样的人,选取什么样的人做自己的榜样,对这个人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正因此,一个人若选错了认同的对象,其后果往往很糟糕。有些青少年犯罪,其根源就在于选错了认同对象。所以负责任的父母在为孩子确立健康向上的榜样的同时,也会特别留心孩子所结交的朋友和所阅读的书籍,以避免孩子选择有问题的认同对象。

  但也有些时候,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认同对象不完全由他自己决定。有些课本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仅受老师的歧视,而且还受同学的排挤,成为被孤立的对象,久而久之,为了解决自己的归属需要,他们往往会认同门槛很低的犯罪团伙。

  还有的年轻人由于缺乏成熟的自我意识,怕被别人说成是“OUT了”,就会追着流行跑,只认同流行,结果被愚昧无知甚至下流绑架了还不自知。

  东施对自己的长相有自知之明,有让自己变美的动机,有眼力,有行动力,知道认同村里最美的姑娘做自己的榜样,她的问题不在于认同并效法美丽的西施,而在于她不懂得机械地模仿、盲目效法可能会弄巧成拙。

  她不知道自己不可能复制西施的美,却有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她认同外在美,却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内在美,她不知道如何追求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美。

  现在看东施,其实她本身已经具备一些内在美,如果她懂得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如果她知道选择长相平平但是行为优雅的人做自己的榜样,如果她对自己的内在美再多一些自信,知道通过自觉的努力将自己内在的善良与美好“扩而充之”,并表现充盈于外在,从而获得“充实之美”……总之,如果她把自己的能量用对了地方,今天的东施,就会是超越环境、成功逆袭的榜样。

【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