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上,王冲身穿橘黄色的石油工人连体工作服,老实巴交地站在人声嘈杂的场馆中,不走动也不说笑。如果不是他胸前的红丝绒“劳模”绶带太打眼,大概没有人会把他当成“大国工匠”展区的主角来看待。
事实上,在这个展区的“青年工匠”,无论是普通工人、工程师还是手艺人,气质都和王冲有些类似:朴素、沉静,没有骄傲的精英气场。但在他们平实的气质之下,藏着不少令人折服的故事。
“主动”成青年创新关键词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是在积极主动地通过创新手段去寻求更多可能性。”此次创博会的展商之一、航天科工四院17所已成功举办两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在17所看来,这种思维方式颠覆了大家对创新工作的一贯印象。
“对!没人逼着我们搞创新,我们是自己愿意去做的。”该所的副主任设计师、36岁的董成国特别赞同这个说法。他们不想过着“一上班就能预见退休时什么样”的生活,而是希望不断拓展自己的眼界和能力,接触更多新机遇,接受更多新挑战。
即使董成国已经有一份压力颇大的本职工作——协调多个重要项目设计与生产的中间环节以及质量控制,每天奔忙在3栋楼的五六个实验室之间,正常情况下也要晚上10点多下班。但他还是主动在单位里牵头成立了青年创新工作室。在岗位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痛点”——航天等诸多领域面临的“灌胶”问题。
航天产品的连接器之间、电子元器件之间通常需要进行“灌胶”,以达到固封或绝缘等目的。这一精细的工作,有史以来都靠人工完成。由于人工水平不稳定等因素,灌胶难免出现不合格的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重大质量事故。
作为所里的研发骨干,董成国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借由军民融合的东风,他召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自己的团队,研发了一款军民两用的“柔性智能灌胶机器人”,使得灌胶工艺的可靠度大大提高。
“中国正在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我们希望能够借助军民融合的平台,给智能制造作点贡献。”以前的灌胶场景是工人戴着帽子、手套在干活,以后,董成国他们希望这个场景里改用他们的机器人平台。前不久,他们成功交付了第一台机器人,这是他实现梦想的第一个里程碑。
无独有偶,和董成国一样,来自辽宁省总工会展台的石油工人王冲也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圆了自己“解决点小问题”的梦想。
2014年,28岁的中石油辽河油田工人王冲凭借此前在一线工作时积累的“小发明”,主动申报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同时,结合企业重组整合的需求,王冲从一名修井工人,转变成了专职的信息技术人员。
“我们这个工作室能干什么呢?” 王冲满脑子问号。单位给他的工作室配备了1000多万元的设备,把工作室扩充成实验室,支持他们自由探索。王冲开始主动寻找工作中的痛点。
辽河油田大部分井站分布在苇田中,辖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每年10月到下一年2月是重点防火时间段,大家总是悬着心,单靠人力巡逻显然不够。
王冲记下了这个防火的痛点。此后,他和几位同事“自学成才”,研制出了“三田防火预警指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多次成功预警,避免了火灾的发生。
从一个学汽修的中专毕业生,到辽河油田信息工程公司数字油田研发中心主任,王冲一路走来,“主动自学”算得上是他成功的关键词之一。
“我前些日子整理了一下淘宝购物单,这些年光买教材、各种自学的材料和设备,就花了30多万元。”这完全是王冲的私人开销。他觉得,主动去钻研技术,靠自学解决行业面临的问题,就是自己最大的爱好。
年轻人不想被“锁死”在某个狭小的空间里,而是愿意主动接触新鲜事物,拥抱挑战。董成国和王冲都认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借助单位的平台发挥出实际作用,为行业做贡献的同时又使自己得到提升,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
“无压力创新”激发主观能动性
“是什么激发了你们的活力?”
“可能是一种鼓励创新的氛围吧。”董成国说。而在王冲看来,是“无压力创新”的环境在为自己的青年创新工作室保驾护航。
从最实际的角度来说,“不缺钱”“不缺资源”经常被他们挂在嘴上。无论是对工作室还是对个人,他们所在单位都对创新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灌胶机器人是航天科工四院17所的内部创新项目之一,“人和钱都是所里出”。再加上研究所和外部合伙人联合创新的项目,该所近两年还有从100多个创意中脱颖而出的近20个“种子项目”在蓬勃生长。
对于这些项目,该所不仅提供人力财力支持,还打造了“一站式”的创新服务平台。一旦研发进入正轨,产业管理部门就会帮助对接孵化事宜,帮他们扫清创新路上可能遇到的障碍。
“所里给我们提供了一整层楼的专门场地作为工作室,通过筛选的项目就有了实体空间,这对我们进行孵化、业务拓展、技术交流等都非常有帮助。” 董成国说。
而相比于董成国,王冲对于辽河油田给予的创新环境更是感念。
“我们用试错法搞技术研究。公司允许失败,让我们无压力创新。”实际上,这种宽松和信任是对王冲团队最有效的激励,“别人信任我,我就更要做好”。不仅如此,“领导还对我说,‘我是你的勤务兵,你只管创新,其他的我来帮你沟通协调’。”
王冲团队虽然研发出不少有用的成果,但在成果转化环节遇上了麻烦。由于制度限制,没有独立法人身份的王冲工作室不具有成果转化的资质,三田防火系统等成果既不能给自己单位用,也不能出售给市场。
25项成果就这样堆在实验室里。王冲如果想拿到独立法人资质,只有成立公司一条路。
他去找领导特批,说:“我现在在做着一件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我不拿双薪,利润全上交,只希望这些成果能转化。”领导兑现了“勤务兵”的承诺:“没有公司咱们就成立公司!”
这再次激发了他,王冲成为辽宁创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2017年4月成立至今,产值已达4000万元。
“创新的技术难度是30%,做企业的难度是70%。”王冲感慨。在创新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王冲和董成国都发现,创新中有技术问题,但往往非技术问题的难度更大。如果有人帮忙扫清障碍,及时补充粮草和弹药,年轻人才能够在创新创业的路上安心地冲锋陷阵。
“一根筋”成就工匠精神
除了外部环境的作用,这些年轻创新者的内在工匠精神更加不容忽视。记者在交流中发现,这些青年工匠所体现出的一大共同点是“一根筋”。
“他们说我是执着成就创新梦。” 王冲对这个评价的通俗理解是:“遇到啥问题就解决啥问题,这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和王冲同岁的青年工匠,展商之一、徐工集团的研发人员谢朝阳也有类似的体悟。他说:“工匠精神应该包括一根筋精神。”
谢朝阳在徐工集团工作8年,由他主持研发的装载机定变量液压系统(APD系统),实现了在该领域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研究降低系统能耗的过程中,不少人认为降低10%就可以了,但“一根筋”的谢朝阳不听劝,非要精益求精,一直改进到系统实测节油达到22%。
事实上,在创博会的“大国工匠”展区,不仅仅这两位石油工人和机械工程师是“一根筋”,建造核电站的技术负责人和制造瓷器的匠人也是如此。
中建二局李光远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参与者之一、32岁的李强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华龙一号核电站堆型项目的技术部负责人。在他的世界里,精益求精是基本要求。
例如,在谈到核燃料压力容器的支撑环部位的二次灌浆时,他表示,支撑环和垫板之间0.2毫米的间隙误差都是不能容忍的,“否则浆体进入间隙会把这两个构件固定在一起。”“核电站在运行时,堆芯内上千度的高温会使压力容器产生相对位移,所以压力容器支撑环和垫板之间设计为可活动结构,如果被混凝土浆体固定住,会直接导致堆芯的主体结构破坏,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0.2毫米的误差,李强特意设计了一套独有的施工工艺方法。
这种精益求精的劲头,在瓷器等艺术品创作中同样能找到。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柴战柱,带领团队经过15年的努力,产出140多项专利,终于解决诸多问题,用现代技术烧制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绞胎瓷。
“是什么支撑你们排除万难、一路走下来?”总有人问这些人相同的问题。
“是一种情怀。”王冲一家三代都在油田工作,“油田就像家一样支撑着我,我也要为这个家做出回馈”。
“大家都有梦想。” 董成国说:“以前n年做一个项目,现在一年做n个项目,我们必须提高效率。提质增效,智能制造是大方向。”他认为,能借由军民融合政策进入智能制造领域是非常好的机遇,当然要好好把握。
“我们有荣誉感、自豪感。”李强说:“所谓的艰苦奋斗其实都是平常事,但一想到我们建造的华龙一号是中国的一张‘名片’,那种荣誉感、自豪感就会胜过抱怨的心情。”
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