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太原市的年轻人甚至许多老外,都在热议这座城市的新时尚领地——市图书馆的马克思书房:前来阅读、学习的学生络绎不绝,甚至集体预约还遭遇“档期”供不应求,老百姓都说:嘿,马克思书房真火了。
马克思书房于今年5月10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短短百日,读者流量已接近5万人。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集中阅读空间,更将教学演讲、展览展示、休闲沉思、趣味活动等多重功能“融合”,打造了一座以强化“主体体验、读者中心”为理念的“融书房”。
这里汇聚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马克思书房里,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停留在19世纪欧洲马克思生活的时空中,而是来到了中国,走进了太原老百姓特别是青年的身边。在书房的展陈中,还能读到太原市“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活动的奋斗故事,这些奋斗者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信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马克思书房火了,火的不仅是这间300多平方米的阅览室,更是普通百姓、青年学生、党员干部对我们这个新时代精神殿堂的渴望,希望个体浸润在实体空间中去体认信仰的力量、时代的脉搏、中国的强音、思想的精华;马克思书房火了,火的不仅是书房营建和布置的格局氛围引人入胜,更是它所传播的内容、特别是它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清新、朴实、接地气;马克思书房火了,不仅让不少太原人感受到了什么是“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一个“中国国情党情”的展示窗口,让外国人理解中国文明崛起的成果不仅在物质层面,也在精神信仰层面。
大凡每种信仰、每个时代的思想精华,无不因实体的精神圣地、仪式殿堂、聚集空间及以其为载体的外化、体验和浸染中得以传承,并在上述传播、认同和再传播过程中,沉淀下经典书目、内外为德性修养、创设有礼仪规制、制定出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锤炼出一批又一批它的信徒和传播者、教育者,而刷出强大的现实“存在感”和持续的黏着度。
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今天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应成为城乡文化的“新天地”、思想的“开发区”、精神的“孵化器”和主义的“梦工厂”,从而形成产业集群的“经济带”,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渴望、世界的需求——这就是马克思书房火了之后,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