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邂逅星空之旅 精神的考验比身体更难

发布时间:2018-08-23 05:53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戴建峰

  编者按

  创业青年、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从业青年、青年新媒体从业人员、文艺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近年来,新兴青年已经从最初的职业划分概念,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他们对推动社会创新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当代青年思潮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何引导、带动、服务这一群体,是全社会应当思考的话题。我们向5位新兴青年约稿和采访,请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

  前几天,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重庆举办。作为天文指导老师,我为前来参观的师生提供天文科普展示。戴上特制的VR眼镜,同学们立即“穿越”到了古丝绸之路上的玉门关遗址。银河拱桥从东方缓缓升起,北斗七星高悬在北方的天空中,美景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然而,就在3年前,在距离展厅10公里不到的汽车公司,我还是一名工程师,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从宅男到户外达人,从汽车工程师到自由摄影师,这巨大的变化都源于星空。

  成长在城市里的我,小时候没有一点关于星空的记忆。儿歌里唱的“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似乎只出现在梦里。然而,2011年在贵州梵净山的一趟旅行,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仰望星空的场景:那黑色如天鹅绒的夜幕中,点缀着像钻石般璀璨的繁星。从此,我便萌生起记录美丽星空的想法,逐渐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学习天文和摄影知识,并将美丽分享给更多的人。

  几年来,我追星的脚步踏遍神州大地。我记得在云南大山包看上千颗双子座流星划落天际,为了拍摄峨眉山星空在金顶守候了三天三夜,还有深夜在珠峰大本营搭车去捕捉世界之巅的星辰。一幅幅美丽的星空作品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同时也在国内外各大天文杂志和网站上刊登,并多次获奖。与两点一线的工作相比,拍摄和分享星空之美让我觉得人生更有意义。2015年,在27岁生日那天,我从公司离职,成了一名职业星空摄影师。

  能将爱好与工作结合是幸福的,但在短暂的蜜月期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生存压力。拍星星与婚纱、人像和商业摄影并不相同,天上的星星并不会直接给你带来收入。我不得不通过稿费、比赛奖金和做观星指导为生。生活模式的转变也有些让人无所适从,自由摄影师很难确定工作的时间和地点,有时一停就是半个月,闲下来就让人感到不安。

  在此期间,父亲还不断劝我回公司上班,如果回去,人们眼中的“追梦人”也将成为一个笑话,这让我感觉自己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有段时间,整个人都很消沉,甚至一度抑郁。

  曾经,追星的困难是身体的考验。面对高原零下20度的严寒,我可以通过活动身体来取暖。掉进喜马拉雅山脉的冰河里,我也可以独自爬起来。而此时精神上的考验比身体更难。

  或许时间就是最好的摆渡人。经过半年多的煎熬,我决定放下包袱去西藏和泰国旅行。当重新站在那万籁俱寂的星空下,我确信这是我一生所爱。拍到好的照片会被人鼓励,运营自媒体也可以支撑自己穷游的旅费。至此,内心的不安开始平复,我重拾信心,再次踏上星空之旅。

  我组建了星空摄影联盟,汇聚了200余名星空摄影师。每当有天文现象发生时,我们就收集和整理摄影师在全国各地拍摄的天文美景,并发表国内各大媒体上,让更多人了解星空之美。

  我还发起了丝路星空项目,计划在几年时间里沿着丝绸之路拍摄,研究和保护沿线的星空,并通过摄影作品传播天文科普知识,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前夕,我与北京天文馆合作,共同主办了一带一路国际星空摄影展,展出了来自37名中外摄影师的56幅星空摄影作品。

  我还加入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和国际暗夜协会(IDA)北京分会中,承担暗夜星空保护的工作。保护区通过建设科学合理的照明体系,应对光污染的蔓延,为子孙后代留下星空,这份特殊的自然、科学、历史和文化教育的资源和遗产。

  从爱好到工作,从工作到事业。辞职后这3年,追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渐渐的,我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守护着这片璀璨的星空。

  (作者为自由摄影师)

【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