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森(国家行政学院)
农历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看望当地贫困群众,调研深度扶贫情况,亲自指导脱贫工作。从电视镜头上看到总书记不畏严寒,与凉山干部群众围炉而坐,拉家常、谈生活、问工作,总书记的亲切话语和生动画面,给初春的巴蜀大地带来温暖,也可以感知总书记对当前扶贫脱贫工作有着“五个牵挂”。
一是牵挂扶贫脱贫政策有没有传到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最牵挂的就是贫困地区的群众,几年来,总书记访贫问苦的足迹已经深入祖国各地。近年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安排,与地方党和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军令状”,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但党中央的好政策有没有具体精细落实到位、效果如何、见效怎样,是总书记十分关注的问题。此次凉山扶贫考察,就是总书记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决胜打赢的重要昭示。
二是牵挂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有多少改善?近年来,在党中央直接主抓下,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必须看到,中国地情和发展差异还很大,必须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党的十九大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这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丝毫不能放松、不能停顿、不能懈怠。从电视画面上可以看到,总书记来到贫困家庭,看看贫困地区群众吃得如何、住得如何,从具体的生活改善上体察脱贫工作进展情况,要求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三是牵挂脱贫攻坚路径和方法得不得当?扶贫脱贫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路子要对头。在大凉山,总书记得知近年来当地村镇大力发展种养业,引进优良品种的牛猪羊,家家户户种植了马铃薯、核桃、花椒,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十分高兴,强调要发展特色产业,要依靠产业扶贫才能实现长期稳定致富。对于深度贫困地区,可能因为自然物候地理原因产生的贫困,就需要推进异地搬迁,这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一定要做好做实,但必须将搬迁安置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只有方法和路径找对了,扶贫脱贫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四是牵挂贫困群众摆脱贫穷决心有多大?衡量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攻坚的决心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才能不能留得住,还有能不能培养本地接续人才。总书记对此就十分牵挂,他指出,贫困地区需要人才、要培养本地人才,必须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移风易俗,要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紧密结合起来,必须要让广大贫困地区群众深刻认识到,尽管全面小康路上党中央不会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但最终实现扶贫脱贫必须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来脱贫致富,只有勤劳致富才能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五是牵挂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有多强?在大凉山,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他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就是“火车头”、就是表率。只有我们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发挥了作用,就能确保党中央各项好政策落地生根,完成“最后一公里”,也能让党的旗帜在最基层、最困难群众的心中高高飘扬。这样,我们打赢的不只是扶贫脱贫,取得更大胜利的是夯实了我们党的执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