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沈杰群 余冰玥
你会选择去一间乡村图书馆度过周末吗?
国内外真有不少魅力值MAX的“最美乡村图书馆”,让当地村民愉快享受书本的滋养,更让一群城里人狂热追随,甚至为了它提前一晚住进深山……这些图书馆,带给乡村的不止是书本,更推动了乡土文化发展和乡村建设,加深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互动。城里人把信息和观念带进山里,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1.篱苑书屋
位于北京怀柔区的篱苑书屋,被誉为“北京最美的图书馆”。从市区出发,自驾两小时才到这座藏在山里的图书馆。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建这座图书馆是不是太超前了?
这座书屋外墙由4.5万根洋槐、桑木等10多种树木的柴禾棒修建而成,阳光透过柴禾间的缝隙将窸窣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使书屋明亮而温和。整座书屋约170平方米,陈列着文学、历史等各类图书1万多册,供当地村民和游客阅读学习。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楼梯被做成书架,书籍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台阶下方和窗台上,随手拿一本书,随处坐下来就可以阅读,人造与自然景观在此共生共呼吸。
2.和顺图书馆
老屋、天井、古树、大钟,位于云南腾冲的和顺景色优美,充满底蕴,宛如一个恬静的世外桃源,小而美的和顺图书馆正藏匿于此。
和顺图书馆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结合中西建筑风格,古朴而素雅。图书馆中藏书至今藏书七万多册,古籍、珍本一万多册。尽管与世界上藏书千万、上亿册图书馆相比,和顺图书馆自然显得微不足道,但它却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同时也是全国建馆历史最长、藏书最丰富的乡村级图书馆,有着“最美乡村图书馆”的美誉。
3.萱草书屋
位于莫干山脚的庾村文化市集充满了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萱草书屋便选址于此。书屋的每一本书都来自四面八方的捐赠,在书屋的任何消费,其利润的30%将全部存入萱草书屋公益基金,用于开启新的萱草书屋。
萱草书屋希望这个集结爱的平台,能带着萱草的那份坚韧与执着,承载着对乡村文化最初的期盼,开遍中国的乡村土地,让书籍焕发新的生命力,为乡村带来无尽的希望。
4.新场乡村图书馆
为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融合、鼓励年轻人发现阅读的乐趣,3+2读书荟于2012年在大邑县新场古镇建立了新场乡村图书馆。该馆面积约800平方米,是3+2读书荟各分馆中藏书量最大的馆,现有馆藏书籍2万余册。
书籍主要来自社会捐赠,企业捐赠,私人藏书和名人赠书。场馆分为为两层,一层以历史、建筑、小说、诗歌、摄影、设计类书籍为主,二层则设置珍稀书籍展陈,其中不乏绝版和孤本。
作为新场社区文化服务平台,书馆常有青年画家等文化爱好者汇聚这里交流,并定期举办读书讲座,为读者提供思想交流平台。
5.老苗窑洞图书馆
在位于黄河之滨、太行之南的河南孟州,有一个名为莫沟的美丽村庄。这里有家“老苗窑洞图书馆”,被广大网友称为“中国最美乡村图书馆”,同时也可能是全中国仅有的、有窑洞特色的、庭院式的乡村图书馆。
老苗窑洞图书馆由数个荒废的窑洞改建而成,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藏书5万多册。老苗窑洞书馆24小时免费营业,设有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区,成为村民和游客休息、学习的好去处。
6.牛鼻村儿童书屋
牛鼻村位于广东韶关,是丹霞山腹地无数个自然村落中的一个,历史悠久,三面环水,风景怡人。2012年,艾米于此萌生了筹建乡村儿童书屋的想法。书屋的宗旨是“让农村孩子得以接触新奇的精神世界,打开眺望世界的窗口”。书屋只接受有益书籍的捐赠,不收现金。
现在书屋已经接收社会捐赠书籍3000多本,且由孩子们自己造册整理。这种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有书读、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与自信,还教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感谢捐书人,学会感恩和关爱。
7.圣学图书馆
昌平区大辛峰村的一栋普通二层小楼,既是徐继新的家,也是圣学图书馆。从1999年4月1日开馆至今,这里是大辛峰村唯一的图书馆,也是北京仅有的农村私人图书馆。没有政府背景,没有盈利,圣学图书馆完全靠徐继新管理。图书馆书籍大都来自于热心捐赠者,除了押金,不收任何借阅费用。图书馆会不定时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吸引来很多北京和燕郊的读者。
大成乡村图书馆
大成乡村图书馆位于江苏省泗阳县南刘集乡大成村,筹建于2010年4月,运营至今。大成乡村图书馆致力于阅读推广,为周边少儿和村民提供图书免费借阅服务。其图书都为全国各地热心人士捐赠而来,由村民负责图书接收、日常维护和管理。图书馆一般于周六周日正常开放。
8.Newbern Library
黑尔县(Hale County)是美国阿拉巴马州一个偏远山村,摄影师Walker Evans曾记录下大萧条时期这里贫穷农民的生活经历。
阿拉巴马州奥本大学的本科生项目 Rural Studio在黑尔县将一个20几年前的银行改造成了社区图书馆:Newbern Library。整个项目历时975天,消耗价值6.3万美元的捐赠材料,共7000多本捐赠图书。它不仅给建筑系的学生们提供实践性的教学,同时帮助提升阿拉巴马州社区服务。
文化副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