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APP下载

就这样被合肥“圈粉”

“养人的地方——合肥行”探访记者手记

发布时间:2018-12-19 20:24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周明敏 朱笑妍 欧嘉惠 王梦瑶

    校媒记者 浙江大学 周明敏

    我生于四川,长于福建,在浙江上大学。此前,我从未来到合肥,也从没想过我能够以全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记者的身份来了解这个城市。

    到酒店当天,同行的团友给了我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中英文的介绍册,还有三枚关于合肥标志性建筑的纪念章。我在当晚看完了册子,却发现印象中的合肥还是模糊的,好像蒙着一层面纱,让我看不明白,只知道了大概哪里是“鼻子”和“嘴巴”。

    就这样,我们的探访开始了。

上海电力大学 姚宏扬/摄

    在京东方,我们了解到,ADS显示屏相对于VA显示屏的优势之处。ADS显示屏运用的其实是高级超维转场技术,并且这也是京东方特有的液晶面板技术。讲解员还以两块屏幕作对比,让我们清楚地看到ADS显示屏可以不受观看视角的局限,色彩也更加的丰富。

    在科大讯飞,讲解员提到,科大讯飞获得了国际语音合成大赛的冠军,在国际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人工智能还处于寒冬期时,科大讯飞就耐着性子坚持在这条道路走了下去。

    在本源量子,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是国内第一家做量子计算的创业公司,类似的公司在我国只有个位数。而在欧美,做量子计算的创业公司则达到上百家。他们期待着有更多的人才加入他们,有更多的企业与之建立合作关系。

    而在中国声谷,项目经理孙翔说,中国声谷为企业的研发、落地到市场化提供了一个体系化的服务。虽然并非所有的创业团队都能成功,但声谷还是会给他们一个机会去开发自己的可能性。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合肥市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大力支持。并且,在座谈会上,我还了解到了这个科技城市的另外一面。

    座谈会上,一位大学生记者问到关于合肥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使我突然察觉到这个创新之都也有着她温婉的一面,其实这一面早在第一天的参观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参观首日,我们来到了安徽名人馆。在那里,我不但了解到了安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被馆藏紧跟时代潮流的举动吸引。馆中运用了体感游戏、幻影成像、电子互动屏等技术,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或许这些技术在其他博物馆也有用到,但像这么齐全有新意的,并且还开通了抖音号的博物馆我还是第一次碰上。

    它的设计很精巧,不仅是指典雅精致的徽派建筑外观,还体现在仿古建筑的精心建造上。它很注重细节,这里的电子互动形式并不仅仅是一个摆设,还能够与讲解员的说明相结合。比如对“画”的展现,对于画展,大部分人可能一般只是看一看,名人馆却设置了电子屏。只需要游客手一点,大屏幕上的画就会切换四季,让“画”立刻活了过来。再比如“六尺巷”,名人馆把现代的景象投影到实体建筑中,让人眼前一亮。它还专门设置了“徽黄艺院”,除了平日里放映剧目,还会在节日里请人在这个实景徽州戏楼里表演,让观众能够免费赏戏。另外,还有渡江战役纪念馆、罍街、森林公园……

    这次的参观带给了我太多感受,让我从一个不了解合肥的陌生人,变成了合肥的众多粉丝之一。合肥,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也传承着自身文化底蕴。必须承认,她很迷人。

     熟悉又陌生的“魅力新城”

    校媒记者 北京师范大学 朱笑妍

    这个十二月,我回到了合肥,这个生我养我二十余年的地方。还记得八月末乘上北行的列车,朋友圈打卡定位合肥火车站,向它说了声再见,没想到这么快又再见了。

    很多同行的朋友会诧异于我为何会来参加家乡的活动,毕竟这里我再熟悉不过,而我这一行其实也是带着一个问题回来的,并希望通过这几天的活动得到解答。

    合肥的魅力点究竟在哪?

上海电力大学 姚宏扬/摄

    “全球经济增速最快城市”、“未来硅谷”、“黑马”……近年来,家乡的身影频频见诸媒体,而在此之前,合肥这座城市却一直都是十分低调的存在。曾和外地同学说起过合肥,也只道是安徽省会、一个很普通的中部城市。算不上历史悠久,也并没有高速发展的经济实力,甚至连游玩的景点都乏善可陈。我一直深爱我的家乡,但仅仅源自于一份地缘的血脉相亲,我希望这次可以用第三者的视角不带任何主观情绪去更好的看看这座城市,去挖掘它的迷人之处。

    这些天走访了许多的地方,大部分都是过去二十多年我未曾去到过的。位于合肥城区地图边角的新站区、高新区甚至是滨湖区,这些地方远离市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鲜有交集。每天紧凑的行程安排,穿梭在各个产业园区与科研实验室,京东方、彩虹玻璃、国轩高科、科大讯飞、量子实验室……在我面前呈现出的,是这二十多年我曾不知道的合肥的另外一面。

    回首合肥的历史,1970年是个关键节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北京迁址,合肥在最困难的时候向它敞开了大门,无形中为这座城市的崛起埋下了一粒种子。一个城市要有自己的定位,对于底子不强、资源不多的合肥来说,只得默默利用手头的高校培养着人才,走科教路线,进行着看似无用的基础科学研究。直到21世纪猝不及防地来了,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每个行业都被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搅得天翻地覆,直到这时依托自身强大的科教优势,合肥涌现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太阳能光伏等一批国内领先的高新产业。除此之外,合肥还有一系列国家重点科学实验室,也为未来新一波产业革命积蓄着能量。

    无一例外,我和我身边朋友都会将一致定位极具幸福感的城市。曾经的我将这份幸福感归因于温暖的人情以及低廉的物价,而这几天对它的深度探访,让我重新认识到,这份幸福感的真正来源是这座城市给予我们的无限“希望”。是城市决策者的远见让这座城市充满生机,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位的勤劳付出让这座城市永葆活力。这趟探访下来,我为我家乡的巨大发展与无限潜力而骄傲。在这里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充满着希望的,这多么令人心生幸福。

    此行是我第二次参与中国青年报的校媒探访活动,两年前的黔东南行与这四天的合肥行都在我的回忆中占据了很美好的部分。用脚步丈量土地,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去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所有的事都让我新奇且惊喜。都说校媒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会让人结下许多奇妙的缘分,和你们一起见的这个冬天的初雪真的很美。最后也感谢校媒联盟可以给我这样的机会,也想对一起参加活动的小伙伴和老师们道一句:“珍重,江湖再见!”也欢迎你们以后再来合肥,我会陪你们去发现这座城市更多的魅力。

     观察·学习·交流

     校媒记者 安徽大学 欧嘉惠

    “在这次合肥行中,让你最印象深刻的人或事是什么?”

    “我们二组的负责老师,樊老师。”

    在行程的最后一天,同行的同学采访我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马上浮现了樊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合肥的高科技令人惊艳,小伙伴的才能令人羡慕,但是樊老师的教导对我来说意义最重大,以他为缩影所体现出来的中青报精神和情怀,让我深受震撼。

上海电力大学 姚宏扬/摄

    我的专业是网络与新媒体,虽然同样是新闻传播学院下的一门专业,可是很少能有走出校园,亲自采访的机会。大多数时候都是写论文或是做ppt,搜索能力有所提高,“复制粘贴”的技能愈加成熟,原创和实践在我的学习和生活所占的部分越来越少。机缘巧合参加了这次活动,来到合肥科技产业的第一线,在彩虹玻璃公司里甚至能和副经理面对面。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现场采访的锻炼,我一时间适应不过来,甚至没有勇气提问。12月7日晚上准备了相关的采访问题,结果去到了京东方,发现所有问题都对不上号,更加慌张。12月8日的所有活动我只能一直尾随,心不在焉,毫无参与感。

    8日晚上,我们小组一起开选题会。几乎每个人报选题的时候,都谈到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却缺乏事实材料。樊老师指出了我们的问题——没有真正投入到新闻现场,没有认真去采访,只能谈自己支离破碎的看法。大三的我,在学校的校园媒体是负责选题和内容审核的学姐,大多数时候是我去评价别人的选题,已经很久没有一位老师可以给我指引,没有小伙伴和我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当天晚上,虽然被批评了,可是我特别高兴。因为我有了拼劲,想要达到老师们的期待和要求。

    接下来的行程,我也尝试着和小伙伴们交流,和发言人交流。因为专业性质的原因,平常学习的焦点都在娱乐这一方面,同学们的作业很多也是研究综艺节目或是游戏竞技,这一次合肥行,让我有机会从国家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宏观纬度去思考问题,在查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合肥在城市建设的进步和卓越眼光,接触到科技创新的前沿。活动结束后,在课程中老师提及了量子通讯的重要性,同学们都表示很惊讶,而我早在这次活动中已亲身体验和了解,甚至和研发人员对话,所以很能理解老师提及到的知识。

    其他高校的小伙伴对我的影响也很重大。他们可以自信地和任何人交流,不受天气寒冷的影响专注地采访,熬夜剪片子和写稿。他们让我明白,所谓优秀,不过是用心的代名词。

    我会铭记这次活动带来的感悟,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

    校媒记者 武汉大学 王梦瑶

    曾经很多次在课本上看到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也很多次坐高铁动车时路过停靠合肥,可是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却是12月借全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记者团“养人的地方——合肥行”之机。

    从京东方、彩虹玻璃、国轩高科、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到中国科技大学的同步辐射实验室校史馆、清华启迪城、哈工大机器人、罍街,再到科大讯飞、本源量子、中国声谷……三天时间并不长,却让我们看到了合肥在科技创新中踏实进取的风貌,在历史人文上源远流长的积淀,以及人才政策下开阔活跃的平台。

    当前,围绕人才引进的新一轮城市竞争激烈,面对现如今各个省市的“抢人”大潮,合肥作出了从“抢人”到“养人”的观念转变。正如市人才办工作人员所说,养人重在给人才提供好的发展环境。几天的合肥行,也让我们这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感受到了“养人”的魅力。

    养人在于城市环境的宜人舒适。干净整洁的街道,道路绿化的建设与维护,更有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融。虽是寒冬,却掩不住森林公园的绿意,湖光粼粼,更有大面积的户外活动空间及趣味项目,为晨练散步、露营野炊、亲子娱乐、户外拓展提供了宽敞的平台,让人升起春天再来一次的冲动。

    养人在于文化的熏陶养育。参观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我们感受着合肥众多名人大家影响下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地方精神。古有学者大儒在此著书讲学,今有中科大埋下学术的种子,在这样的土壤的培育下,合肥有着开明开化、求是创新、包容多样的城市文化,以及严谨治学的学术风气,为年轻人提供着自由驰骋、实现抱负的空间与沃土。

    养人也在于供给人民所需,给人补益。在合肥近年强劲的发展势头下,科技发展,人才引进,各项招商、惠民、人才政策都为个人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动力与支持。交流座谈会上,住房、入户、扶持经费甚至是婚恋等各项举措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合肥市委、市政府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服务平台进而为每一个合肥人创造良好的事业平台上满满的诚意与努力。

    在参观中国声谷的过程中,中国声谷工作人员对我们说,“美国有硅谷,武汉有光谷,合肥有声谷”。作为一个武汉人,在为家乡感到的自豪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两座城市在新时代浪潮下力争上游、迎难而上的进取姿态上的交融共通,也让我对这座与家乡高铁相隔仅两小时车程的城市有了莫大亲切感。

    三天的行程如此短暂,却让我们小伙伴以及师生之间有了太多的牵挂与不舍。合肥的初雪透着凉意,人情却满是温暖。期待和小伙伴还有老师们有缘再会,也期待和合肥的下一次见面,相信下次见面,合肥会更美!

 

【编辑:张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