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形式变了,亲情没变——农村新年的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2017-02-02 07:30 来源:新华社 作者:程士华、陈尚营

  新华社合肥2月1日电 题:形式变了,亲情没变——农村新年的变与不变

  新华社记者程士华、陈尚营

  记者近日在安徽农村老家过年发现,一些春节习俗正在改变,比如手写春联逐渐被印刷体代替、村里上门拜年变少了、村民对待放鞭炮的态度变了等,但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核——团圆、亲情,始终没变。

  春联逐渐从手写体变印刷体。潜山县凤凰村村民陈水源以前经常帮左邻右舍写春联。“现在基本没这种情况了,年前去置办年货,路边的对联多得是,随便挑。有时买东西,人家还会送你一副对联,根本不用买。”他说。

  记者看到,现在很多村民家贴的春联都是打印的,看起来更规整,但却没有了手写对联的年味和意境。在10多年前,春联一般是找村里的文化人,一笔一画写的。如今,这样的场景基本不复存在。

  上门拜年发生了变化。在记者记忆里,拜年为两类,一类是年初一,村里晚辈给德高望重的老人拜年。在辈分最高的老人家,拜年的队伍络绎不绝,一般是晚辈进门作揖做跪拜之势,长者上前搀扶连说免礼,随后宾主落座聊天问候。村民们一年间的变化、收获,在这种大范围的拜年中互相沟通,感情得到促进。

  第二类拜年是亲戚间的。界首市魏窑村66岁的老人魏庆勇说,初一到初五拜年有一些做法是约定俗成的,初一是本家拜年,初二初三是外孙去外婆家、闺女回娘家拜年,初四以后回拜年,比如侄子去姑姑家。如今,第一类拜年在村里已经看不到了,第二类则没有变化。另外,年轻人交往圈子广了,微信拜年、视频拜年等拜访渠道更丰富了,各类饭局拜年也多了起来。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礼品在改变。记者小时候,皖北农村拜年礼品主要是馓子、丸子、蒸馍、果子,如今,“老四样”已被“新四样”代替,比如整箱牛奶、整鱼、整鸡以及白酒等。拜年出行工具也在变化,以前人们多是骑自行车,后来骑摩托车。如今,自驾小汽车已变得普遍,成为新的“面子”。

  还有其他一些民俗变淡变少了。记者在皖西南农村发现,一些传统年俗已经慢慢消失。10多年前,春节期间还有舞龙灯、村里唱黄梅戏等活动,现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饭局。

  放鞭炮风俗两极分化。爆竹声声辞旧岁,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但是,连续的雾霾让很多人思考在保护环境与燃放鞭炮如何取舍。在记者接触的乡亲们中,很多人不仅自觉少买少燃放鞭炮,还积极劝说亲朋好友少买鞭炮。

  另一种相反的现象也比较明显。记者看到,有了更好的经济基础后,一些村民买的鞭炮更多更长了。仍有一些村民把放鞭炮作为炫耀的方式,认为放得越多,就越有面子。

  尽管春节民俗元素有所改变,但作为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核——团圆、亲情,始终没变。过年了,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回村了,有的带着妻子、抱着孩子,全家老少相聚一堂,儿时的玩伴们一起谈工作聊家庭。

  从内蒙古开车18个小时回来过年的魏允刚说,虽然在务工地定居了,老婆孩子也在那边,但他每年都带家人回村里,和父母团聚。“如果我们不回来,老人过年不就冷清了吗?”他说。

  祭祖也是春节期间始终未变的文化元素。记者在村里经常看到,老人们带着儿子、侄子,有的连尚未成年的孙子也一起带着,带上纸钱、鞭炮以及贡品,前往祖坟地,一起行跪拜之礼。通过春节祭祖,慎终追远,缅怀先人,激励后辈。

【责任编辑:傅晓羚】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