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访书院遗存,探石鼓“三绝”

发布时间:2018-11-27 08:57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曼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曼玉

  书院作为我国特有的教育形式,在千年文脉中传承着“以文化人”的思想和精神,厚重博雅熠熠生辉。直到今天,书院仍以多种形式发挥着学术研究、社会教化等作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载体。

  11月26日,一名湘剧演员在石鼓书院中表演《小放牛》。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曼玉/摄

  11月26日,“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走进湖南衡阳石鼓书院,记者们探访书院遗存,感受先贤寄予在书院中的智慧,体会充沛的人文精神,挖掘和展现其中的文化基因。

  11月26日,两名演员在石鼓书院表演祁剧经典剧目《游湖》。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曼玉/摄

  “有书翻不动”

  这里是一片阅尽沧桑的翰墨书香地,是一座自宋代以来即名扬天下的书院。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年间,鼎盛于宋代,特别是北宋仁宗赐额后,与当时的河南商丘睢阳、江西庐山白鹿洞、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

  书院门口的巨型石书镌刻着南宋理学大家朱熹于公元1187年在此讲学时所作的《石鼓书院记》。在古代,它与韩愈的《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张栻的《武侯祠记》并称为石鼓书院“三绝碑”。

  石鼓书院内大观楼。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曼玉/摄

  在这长2.4米,宽1.8米的石书上,朱熹开篇几句是这样描述和赞誉的:“衡州石鼓山据蒸湘之会,江流环带,最为一郡佳处”。

  这是石鼓书院“新三绝”之一的“有书翻不动”。翻不动,是因为书院的历史实在太厚重了。

  “认不得的字”

  书院中显眼的四角重檐攒尖顶仿清亭式建筑就是“禹碑亭”,里面有书院的第二绝——“认不得的字”。

  为什么认不得?

  民间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百姓要刻碑文记下他的功德,大禹很低调,在百姓的再三坚持下,他最终同意了,但有个要求是字体要诡异难辨,要让人认不出。整个碑文共分九行,七十七个字。郭沫若曾经潜心研究过三年,认出三个字,但并没有向外公布。

  书院内的摩崖石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曼玉/摄

  碑上有块匾额,是明代学者杨慎的禹碑译文。

  杨慎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三国演义》 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就是他的作品。

  译文大意为:禹奉舜嘱托,治理洪水,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南岳山上得《金简玉书》,从此以围堵为疏通水道,这样一来,害人的禽兽蛟龙永远奔逃。

  “敲不响的鼓”

  书院山门(相当于现在学校的校门,记者注)前,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所书的“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悬挂两侧。千佛即是众佛,五经指“四书五经”,泛指中华民族文化。意思是告诫众生,要想让自己的思想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必须熟读“四书五经”,同时也告之世人,在石鼓书院读书的学生,他们个个心无旁骛,一心只读圣贤书。

  书院内的石鼓。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曼玉/摄

  石鼓书院的标志——一面高2.8米、直径1.6米的大石鼓就屹立于此。

  为什么取名为石鼓?民间有两种传说:其一,石鼓山四面凭虚,其形如鼓。如南北朝北魏时期郦道元之《水经注》记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其二,因石鼓山三面环水,水浪击石其声如鼓。故以声得名。

  晋朝零陵太守庾仲初游石鼓作诗《观石鼓》:“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妙化不可有,莫如神自然”。东晋时期的罗含在他的《湘中山水记》记载:“石鼓在蒸口南,湘水西,叩之声闻数十里,此鼓今无复声”,也就是说,东晋时期的罗含对石鼓的地理位置做了一个详细的描述。郦道元在《水经注》还有记载:“临承县,有石鼓,鼓高六尺,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鼓响就有战争的发生,因此就有了后来卢龙大力士将石鼓推进深潭的传说。

文化副刊部编辑
【编辑:郭艳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