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网评
APP下载

用假文件谎称项目停建,也好意思叫“环保整改”?

发布时间:2018-11-22 18:36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佘宗明

  摘要:虽然“环保风暴”势头不减,仍有个别地方迷恋“耍小聪明”的作风,将主要精力放在应付检查方面,而不是放在环保治理和整改上。

  一面编造假文件,上报省市政府谎称违法项目已停止建设;一面顶风作案,召开专题会议加快推进违法项目建设……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近日在辽宁“回头看”督察发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政府、东戴河新区管委会在违法围填海问题整改中,阳奉阴违,问题严重,性质恶劣。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包括绥中县时任县长在内的23人被问责。

  绥中县围填海的“违规操作”被揪出后,对上信誓旦旦承诺整改,对下却积极部署加快推进。不得不说,当地有关方面的阳奉阴违做派,生动展现了什么叫“两面派”。违法围填海破坏了海洋生态,而假装整改,谎话连篇的做法则破坏另一种生态——政治生态。

  都说“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绥中拿已印发“绥政发[2017]49号”文件向省、市两级汇报,但这一编号其实匹配着两份完全不同的文件,应付上级检查的是那份临时编造的要求整改的假文件。没成想,环保督察并非一阵风,不是浅“督”辄止,回马枪式的“回头看”,让伪整改原形立现。

  对地方而言,环保整改的本质是消除存量问题,在生态环境层面上“止损”。而那种制造“污染增量”的假整改,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拿绥中来说,2017年5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时,当地不合法的围填海项目刚开始土建施工,若当时就及时叫停和纠正,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靡费巨大成本去拆除已建成的商业街和酒店会议中心主体等。“建而复拆”的人力物力,以及这种做法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对政府公信力的损耗,都是假装整改的社会代价。

  在“GDP本位”驱动下,确实有一些官员怀有先斩后奏的侥幸心态:想着先“生米煮成熟饭”,再拿“熟饭已成”作为豁免牌,去“逼退”整改要求。这种想法贻害无穷,也不可能得逞。非法围填海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小觑,远非简单整改就能将环境影响轻易抹除,而环保督查对这类问题,也绝对不会手软。

  纵观以往,像绥中这样被发现和通报假装整改的情况并不少见。近段时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报了很多典型案例:如吉林辽源市仙人河黑臭水体整治既未达到目标要求,也未达到督察整改的序时进度,在下游河道实施的“建坝截污”也只是“污染搬家”,没起到治污效果;湖南岳阳在今年内因数百万棵黑杨林侵占洞庭湖、私人矮围等问题多次被督察组点名后,又被曝出偷排漏排污水、向湖要地的问题;山东省潍坊市及滨海开发区为快速完成整改任务,未按整改方案要求开展控源截污工作,而是主要依赖投放药剂治污,1年内耗资4700余万元的河道治污工程基本未见成效……

  这些迹象表明,虽然“环保风暴”势头不减,仍有个别地方迷恋“耍小聪明”的作风,将主要精力放在应付检查方面,而不是放在环保治理和整改上;只有“纸上谈兵”,没有真抓实干。有的地方搞变通、玩敷衍的花样,甚至让人直呼“脑洞不够”。但这既是对生态环境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善治期许的辜负,到头来,只会让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欠账的“孳息”越积越多,也让施政口碑不断被拉低。

  今年6月中旬,中央环保督查组下沉督察时就发现,汕头市2016年留下的13个整改项目,一个都没有按时、按要求完成整改,督察组副组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直接建议,汕头市领导们住到老百姓旁边,直到水不黑不臭。之后,汕头“四大班子”成员最终照做,这对当地黑臭水体治理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对那些在环保整改中糊弄的有关责任人,或许也有必要让他们与“脏乱黑臭”为邻,让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生出治理动力。

  当然,最有力的鞭策,还是对虚假整改者依法依规问责。在绥中这起事件中,包括时任县长在内的23人被问责,就彰显了对“假整改”不姑息、不纵容的态度。只有通过这些典型个案,明确“只要假装整改,一律严肃追责”的制度刚性,才能惩前毖后,对类似问题形成更有效的震慑。

 

【编辑:郭艳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