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用飞机责任有限公司日前传出喜讯,他们自主研发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的国内外用户已达28家,订单总数达到815架。
2007年立项,2015年11月总装下线,2017年5月首飞成功……十年磨一剑,中国商飞总经理助理、C919大型客机项目总经理吴跃称:“C919是我国航空工业的历史性突破,填补了国内大型客机研制的空白,是中国的骄傲,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十年串起完整的国内外飞机制造产业链
走进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商飞部装车间,一架崭新的C919大型客机停放在车间中央,中国商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C919客机的几百万零部件都要在这里“聚首”,完成总装。
安装电线、导管、驾驶舱、发动机……在这里,飞机完成“内装修”,随后喷上乳白色的“外套”,待整装完毕,拖到3公里外的专用试飞跑道,昂首冲向蓝天。
大型客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从设计研发到总装下线,再到实现首飞,中国商飞公司用了近10年时间串起国内外一条完整的飞机制造产业链,覆盖机械、电子、材料、冶金、仪器仪表、化工等几乎所有工业门类,涉及数百个学科。
吴跃说,发展大型客机项目促进了我国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提高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也带动了我国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
C919项目部技术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对C919的设计研制,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推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全面突破。
凭借大飞机项目,中国商飞还聚合了以中航工业、GE为代表的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家一级供应商,促成国外系统供应商与中航工业、中电科等国内企业组建16家合资企业,建成以中国商飞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我国民用飞机产业体系。
技术突破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去年5月,C919成功首飞后,与大飞机有着亲密关系的省(区、市)争相表明自己对国产飞机制造的贡献。
“实际上,首飞成功折射的正是C919对民机产业整合、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吴跃说,大型飞机技术的突破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形成“大飞机效应”。
C919大型客机的生产、配套、组装涉及200多家企业、22个省(区、市),数十万人参与其中,推动建立了16家航电、飞控、电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机载系统合资企业。
吴跃认为,C919的成功不单是一架飞机的起飞,也不仅是一个飞机型号研制成功这么简单,而是中国航空产业和大飞机事业的起飞。
根据中国商飞预测,未来20年,全球新机交付量将达4.3万多架,价值57800亿美元。其中,中国机队年平均增长率5.2%,新机交付量8500余架,价值12100亿美元。
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机遇,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风险密集于一身的大飞机制造,也为我国工业制造能力的全面提升注入一剂强心针。
“未来,随着C919进入量产,必将进一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吴跃表示。
“力争2021年交付首家用户”
大型客机是现代制造业的一颗明珠,是现代高新科技的高度集成。
国外相关机构调查显示,现代社会大部分技术扩散案例中,60%技术来自航空工业,是典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端装备业。
C919的首飞成功,只是国产大飞机第一个里程碑,要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而自由翱翔蓝天,还有一段漫长的征途。
中国商飞质量适航安全部部长徐俊说,首先必须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证。之后,还要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欧洲航空安全局的认证,才能进入国际市场运营。
1年多来,C919大型客机已在为适航取证全面冲刺。“首飞成功后,C919第二架机(102架机)目前试验试飞取证工作进展顺利。”徐俊介绍,未来C919还将经历鸟撞、结冰、失速、大侧风等高风险试验,还要到高温、高寒、高原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反复试验,“只有经受住极端条件的考验,才能说飞机是安全的”。
C919试飞、试验和适航取证结束后,预计到2021年力争会交付首家用户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而就在C919全面试飞试验取证的同时,中俄合作的CR929远程宽体客机整体外形和尺寸正式确定,“初步设计工作全面展开,相关设计研发、风洞试验、供应商选择正稳步推进。”中国商飞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