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7月20日,我国第九次北极科考队员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踏上前往北极的征程。未来两个多月,他们将在极地探索未知奥秘,孵化奇思妙想。今天起,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开设“逐梦北极青春行,海洋强国有我在”专栏,联合《中国海洋报》全程报道。
-------------------------------------------------
7月20日清晨,随着汽笛声在上海极地码头响起,“雪龙号”科考船向北缓缓驶离,甲板上,131位考察队员站成一排,向前来送行的人们挥手道别。
“勇攀科学高峰”“以优异的成果回报祖国和人民”的红色条幅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远方。
这些科考队员中有一线科研人员,有青年教师,还有大学生,他们的共同身份是: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员。他们将在北极各海域开展为期60余天的考察。
“从本科到研究生,每年都有很长一段时间漂泊在海上,可以用自己亲手在北极获取的水样完成论文,特别兴奋。”厦门大学海洋化学专业研二学生陈梦雅说。她今年24岁,是队员中年龄最小的。第一次前往极地,她有个艰巨的任务,搜集100桶海水。
按照计划,“雪龙号”科考船将途经北冰洋高纬海区、楚科奇海、白令海,科考队员将在不同海域监测海洋酸化程度、测绘海底地形地貌、记录浮游生物生长情况,并在海洋气象、化学、渔业、地质、垃圾污染等方面开展调查。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博士鞠茂伟所在的小组,负责对北冰洋中的微塑料进行监测。不久前,在贵阳召开的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特意设立了海洋微塑料研讨会,鞠茂伟当时就坐在台下,听完各国学者的讨论,他很受触动,“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要与世界大洋漂浮的5万亿颗塑料微粒,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说。
此前,鞠茂伟的研究方向是城市和农村垃圾处理,完成从陆地到海洋的转行,他觉得是一种使命感在助推,“全球每年会有百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80%来自陆地,海洋生物摄食后,威胁着全球生物链”。鞠茂伟说,解决海洋问题需要有“陆海统筹”的理念和知识,对此,他很有信心打赢这场仗。
1999年,我国组织科考队员首次前往北极,近20年来,已成功组织了8次北极科考。60岁的李伟是年纪最大的一位,他见证了一代代极地科考人员的成长,这已经是他第9次前往极地了,也将是最后一次。作为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他与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在启航、靠岸、做实验中度过。他的研究成果曾被自然资源部评选为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他从不把艰苦放在眼里,每一块冰川上,都记录着他与极地的故事。一次,科考船的进水口被碎冰堵住,测量仪器无法正常工作,李伟想都没想,套上防水服,双腿浸在冰凉的海水里,“战斗”了50分钟,一点点把碎冰渣掏干净,刺骨的水温让他的双手生出紫红色的冻疮。
“前往极地考察,年龄不得超过60岁。”李伟有些无奈,但他也说,此前一次次为国家的海洋事业献身,让他感到光荣与自豪,“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下船并不代表着结束”。
雪龙号启程前,魏泽勋忙得不可开交,他担任此次科考团中的首席科学家,常被同行者抓着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保证此行取得高质量的考察成果”。
魏泽勋从事海洋环流及潮汐潮流的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征战”大洋20多年,魏泽勋越来越“喜欢”海洋。他说,这种喜欢,绝非“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工作后第一次出海,魏泽勋至今难忘,“最难受的是晕船,船稍微动一下就想吐,只能边吐边干”。他知道,选择了海洋科学研究,就注定一生将与大海相依相伴。“事业在这儿,就应该去做。”
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教师韩笑常常这样介绍自己的学校——人们常说,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但在我们哈工程人的眼中,它更像是熊熊燃烧的火炬。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就是这把火炬的托盘和手柄。
他负责教授“水声”这门课程,“水声非水生,不是研究水中的生物,而是研究声音在水下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这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他将开展极地冰下噪声场、声传播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揭开北极声学的神秘面纱。
他希望,海洋科普教育,要从小学抓起,“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我们不仅有辽阔的内陆,还有广袤的海洋”。
参与此次科考的一长串名单中,不少人都是90后。“这让我们感到振奋,青年一代科研者站到了舞台中央!”魏泽勋这样评价。钟强强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学专业的博士生。每天早上6点,他会准时推开学校实验室的大门,直到宵禁才离开,他喜欢称自己为“海洋人”,“这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2016年9月,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席卷上海,多数人都关紧门窗,躲避风雨,钟强强却穿好雨衣、带齐设备,逆着人流走进雨中,收集实验所需的雨水,即便全身都被淋湿,他也毫无怨言。
20年前,班主任问钟强强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他毫不犹豫:“成为一名科学家。”如今,他觉得距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更要大步向前。
钟强强说,逛街、看电影,这些都是别人眼中的乐趣,而泡在实验室,看到分析很久的数据终于有了成果,那才是属于自己的快乐。十九大报告提出海洋强国战略,这让他感觉很振奋:“在这个时代,要在浩瀚海洋中留下属于我们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