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想象中的80后科学家的形象不同,陆宴辉平时喜欢穿着白色衬衫,脚踩布鞋,虽然是中国农科院的青年学者,可是他在北京待不住,总是一头扎进千里之外的新疆棉花地里。假日里,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实验楼,记者见到了皮肤被晒得黝黑的陆宴辉,他和团队还在实验室加班。
陆宴辉是谁?在中国的植物保护领域小有名气,专攻棉花害虫防控。别看他不到40岁,已经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研究员。2010年和2012年在国际期刊《科学》《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这位棉花田里的卫士,还获得了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新学人成长:60多年积累缩短科研周期
问及陆宴辉为何能取得这些成就,他总是谦虚地回答:“是课题组先生们、老师们打下的扎实基础。”这并不是一句恭维前辈的空话。在农业领域,科研规律就是积累。如果把陆宴辉称之为新学人,来自60多年来团队的研究积累和文化沉淀,直接缩短了研究的周期。
新中国成立之前,农药很金贵,需要进口。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英国留学的科学家齐兆生先生选择回国,组建了棉花害虫研究组,全面发展了我国棉花害虫化学防治技术。“1957年在河南新乡的20万亩示范田,棉花产量一下子增加了70%左右”。
从无到有的追赶,总是跌跌撞撞。曾有一件事,刺痛着这群科研人员的心。1992年,我国棉花害虫中的老大难问题——棉铃虫大爆发,造成棉花减产30%到50%,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彼时我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才2.72万亿元。
以郭予元先生为代表的该团队第二代科学家,发现棉铃虫很快对化学手段产生了抗药性,因此提出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方式解决棉铃虫问题。
新问题随之而来。1997年,在河北等地开始商业化种植转Bt基因棉花品种,可以杀死棉铃虫。农民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减少了打药的次数。当时,以吴孔明研究员为代表的第三代科学家意识到,这将可能导致各种害虫种群地位发生演替变化。后来经过多年试验,使这一科学假设得到了全面证实。
在陆宴辉看来,Bt棉花与害虫互作关系研究走在了国际前沿。三代学人的努力,为陆宴辉等年轻一代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学人动力:创新应讲求团队内人与人的和谐
“农业科研创新,并不是如同火花一样瞬间迸发出来,很多需要长期积累与沉淀。”陆宴辉谈到对于创新的认识。
长期积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简单。陆宴辉透露,我们团队60年来总是专注于棉花害虫研究,这是一种战略定力。棉花是我国重要战略物资,我们团队作为国家队,就应该跟着国家的需求走。
如果把“科研专注”看成一种高大上的宏观理念,那么这个团队的微观实践就是“团队和谐”,很接地气。
“我们团队之间保持非常的和谐状态,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而且紧密合作。”陆宴辉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揭秘这个团队战斗力强悍的原因。
在陆宴辉看来,团队就是要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合作,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为人处世的品质都得不到大多数同事的认可,很难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毕竟,农业科研领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创新,一定要靠团队才能取得重大成果。
作为80后科学家,陆宴辉坦言,他是这种科研文化的受益者,“从事农业科研人员,如果只凭一个人的力量常年在棉花地里跑,短时间内很难出论文。我就是依靠团队的分工,一方面我在地里做研究,另一方面其他老师开展室内工作,同时结合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积累,促进好成果的形成。”
新学人建议:农业要绿色发展空间还很大
如果把一年的时间劈成两半,陆宴辉一半时间在棉花地,一半时间在实验室。
2005年,扬州大学硕士毕业之后,他师从于中国农科院的吴孔明研究员攻读博士。过去的几十年,华北一直是我国棉花主产区。别以为做科研是一件光鲜的事情,每年最热的季节,他都待在河北廊坊的棉花实验田,一株一株地数虫子,每天不少于6个小时。
这样的节奏,就连生活在农村的父母也不理解,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的儿子,怎么还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没什么奇怪的,农业科研成果就需要在生产实践中求证,别无他路,别无他法。”陆宴辉笑着说,除了下苦功夫,没有其他捷径。
2010年,我国的棉花种植区域进行调整,从华北转移到了新疆。如今,每4朵中国出产的棉花中,就有3朵是来自新疆。
在新疆,陆宴辉还是和以前一样,常常泡在棉花地里,带着学生记录害虫发生情况,这一扎就是7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新疆棉花害虫防控的研究,目前已有了新的进展。2017年,他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棉花双减项目,整合了国内1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新疆棉花虫害治理研究。
在陆宴辉看来:“新疆的棉花单产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不过背后是非常大的农药和化肥投入。”
他进一步提出,现如今的棉花种植不能再一味追求亩产量,要关注农田生态环境的安全,就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进行提质增效,结合国情进行创新。另外,我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之间的棉花生产技术交流与合作,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这是农业科技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契机,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可以通过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交流,实现共享发展。
谈及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陆宴辉认为,我国的农业基础研究还有待提高。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农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稳定的经费资助机制与完善的成果评价制度。
如果从“出身”的角度,陆宴辉并非是名校的毕业生,可是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我也会告诉学生,其实做科研工作,不一定需要绝顶聪明,只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同样可以成功。”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先生、老师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习,学到的不仅是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方法,更是严谨执着的科研态度。我以他们为榜样,将始终扎根生产一线、放眼国际前沿,为我国棉花害虫防控研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说起新学人的责任,字斟句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