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会造假的人越有可能获得更高贷款额度,越是守法者越有可能难以获得贷款,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
“代办银行流水”“银行流水生成器”“流水包装”等广告,不时充斥在各类论坛和社交媒体中。《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任何人只要花上450元左右,就能在网上买到一份一年期的银行流水,网购银行流水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如果通过实体中介购买,收费更高,一般为3000元~5000元不等。
银行流水是证明个人或公司收入情况的证明材料,申请贷款时,放贷机构都会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时间段的银行流水。作为贷款审批的关键参考资料之一,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银行流水造假,公众虽然早有耳闻,但居然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大批量网购售卖,还是让人颇为震惊。
银行流水造假产业链,绑定了信贷市场,每一份虚假的银行流水,撬动资金额动辄数十万元,一家网店月销量高达万笔,背后关涉的巨量资金,可想而知。银行流水造假,留下风险隐患,危害金融安全。大量不符合条件的贷款,通过造假方式贷出,社会危害巨大,需要监管之手重拳出击。
虚假银行流水,加盖的是假的银行公章,造假者因此涉嫌触犯私自买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文罪和私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章罪。买假者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同样涉嫌违法。当今社会透明度越来越高,所有行为都会留下记录,钻法律空子铤而走险,必定会在某个特定时点,承担违法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旦被查,不仅影响个人信用记录,会被纳入银行信贷黑名单,还会因骗贷面临刑事处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银行流水造假何以成为销量巨大的灰色产业?是银行流水造假太“专业”,以至于无法区分真假,还是放贷机构审核把关漏洞巨大,造假成本甚微?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很大,另一方面是审核把关弱,合力造就了银行流水造假产业的变态“繁荣”。说白了,还是违法成本太低,造假者不用担心会坐牢,买假者好像也不用担心被发现。
银行流水造假的泛滥现状,放贷机构不可能毫不知情。通过强化内部控制,有效识别银行流水造假,减少骗贷风险,是必须尽快补上的短板。倘若虚假的银行流水总能轻松蒙混过关,不仅会埋下风险隐患,对那些遵规守法者来说,亦非常不公。越会造假的人越有可能获得更高贷款额度,越是守法者越有可能难以获得贷款,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重拳打击银行流水造假,提高造假和买假的违法成本,既是维护金融秩序的需要,也是维护市场公平的需要。放贷机构必须加强审核把关,让虚假银行流水无法蒙混过关,执法部门则必须强化日常执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虚假银行流水通过网购方式批量公开售卖,执法部门想要顺藤摸瓜精准打击,相对而言并不困难,关键是要真正强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