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面向人类美好未来的青年使命

——青年专场分论坛一瞥

发布时间:2018-05-16 05:54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马慧娟

  发言时间不够

  “5分钟?用这么短的时间与这么伟大的思想家对话?Oh,NO!讲不清楚一个理论……”5月5日下午,在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面向人类美好未来的青年使命”分论坛上,当主持人多次对台上发言的学者提出限时要求后,来自希腊的青年学者季米特里斯·康斯坦塔考珀露在台下提出了“质疑”,“大家的研究太精彩了,我想多点时间交流与学习。”

  希腊青年学者的意犹未尽,让主持该场论坛的中方代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健当场作出回应:“您的面孔,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有一点像马克思;您演讲的内容也很马克思,我的印象很深刻。”

  正如意大利前总理马西莫·达莱玛在5月5日上午的主旨演讲中强调的那样,马克思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他批判性的精神和视角。马克思曾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看来,真正要批判、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督促他开始重新研读马克思《资本论》原著。

  本届大会的青年主题和青年元素非常突出,不仅增设了“面向人类美好未来的青年使命”的青年专场分论坛,还组织了近70位中外青年学者代表进行发言,参会人数之多、讨论之热烈都超过了其他分论坛。因此,发言时间不够,就成了青年专场的“主要问题”。

  思想大咖的17岁

  “富二代出身,却将一生投身于解放穷人的事业。曾是父亲头疼的‘问题小子’,也在跌跌撞撞中成长为一名‘学霸’。既有令人称羡的伟大爱情,也有志同道合的真挚友谊。他不仅是历史课本里的白发长者,他爱吃鱼、爱朋友,喜欢红色,喜欢看书,讨厌逢迎,怀疑一切……他是有血有肉有故事的‘思想大咖’!”在与中国青年学者的交流中,莫斯科国立大学特聘教授亚历山大·布兹加林和很多国外学者得以知晓目前中国高校内正在加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有《给90后讲讲马克思》这样的音频党课,他们觉得“很有意思,值得研究”。

  大会期间,笔者也随机向前来听会的北大学生做了调研,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他们会兴奋地列举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比如,有人就记住了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写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道,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很多前来参会的外国学者认为,今天中国的青年学者与学生,也当牢记这句话,向马克思学习。

  马院院长招兵买马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鸿君教授也特意参加了青年专场分论坛,专程来广纳人才、招兵买马:“我们承担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理论创新的重要使命,还承担着为国内各大高校输送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育人才的重任,要让伟大的思想后继有人、香火不断,我们需要人才,国内的、国际的青年人才,都需要!”

  此次大会正值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它在众多校庆活动中脱颖而出,不仅成功吸引了北大青年学子的关注,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也创了两年来的新高。

  “北京大学的学子是面向未来的青年。时代新人应当有怎样的责任和担当,应该如何参与到历史中,这正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在创造历史,当我们的生活与北大相关,北大以及中国正在扮演怎样的角色,也是每一个人关注的焦点。我们是思想的获得者,也是给予者,我们应借此思想去塑造未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宇文利说。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