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1月1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董碧水)记者今天从杭州市新闻办举行的“平安杭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辩诉交易”中国版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杭州试点实施至今,公安、检察、法院办理的刑事案件已分别达6003件7078人、6503件7143人和5179件5840人。
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两高”在杭州等18个城市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认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愿意接受处罚的,政法部门可以简化相关诉讼程序,给予从宽处罚。
杭州市委政法委委员、维稳办副主任楼敏雄认为,认罪认罚从宽较好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高了办案效率,节约了司法成本,缓解了案多人少的压力。
据介绍,近5年来,杭州每年的刑事案件立案数都在8万件以上。2016年,全市法官年均一审结案数在290件以上,是全国平均数的2.6倍,“办案人员不堪重负”。楼敏雄说,案件难易程度不同,平均分配司法力量,也不符合司法经济原则。“而因侦诉工作需要,法院立案时被告人往往已经长时间羁押,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刑罚轻缓化。”
楼敏雄说,从国外司法实践来看,许多国家都有不同于普通程序的诉讼机制,比如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德国的处罚令程序和意大利的认罪协商制度等,这些制度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上,也都提高了诉讼效率。
据悉,截至2017年11月,杭州检察机关办理的认罪认罚案件,不起诉率达到18.5%。法院适用认罪认罚程序审结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案件,有362件已获赔偿,达成和解224件,比试点之前分别提升了30%和20%。
据了解,通过对认罪认罚案件的集中起诉、开庭、宣判,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减少至5天,庭审过程不到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