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12月2日至4日,以“未来地球科学计划”为主题的健康知识与行动网络国际研讨会在厦门举行,来自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名高级城市环境健康卫生专家、联合国人居署代表及健康卫生科研专家出席并热议城市发展新模式——“韧性城市”。
人体健康与其居住环境的健康息息相关,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当下,各种各样的“城市病”纷至沓来:一到上下班就遭遇交通拥堵,一到暴雨天就在城市“看海”等等。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永官说,与会专家所倡导的“韧性城市”模式,就是希望解决这些问题,这次会议也旨在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来应对城市发展中错杂互联的挑战,给城市发展政策制定者提供一种新模式。
所谓“城市韧性”,是指城市中的个人、社区、机构、企业等在各种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之下存续、适应、发展的能力。而当前城市所面临的压力,既包括慢性压力,如失业率居高不下、公共交通系统效率低下等,也包括急性冲击,包括地震、洪涝、疫情、恐怖袭击等。朱永官透露,研讨会上科学家呼吁政策制定者实施有效的韧性经纪项目,该项目预期在亚洲地区确立40个示范城市地区,希望由此引起扩大效应,到2030年在70%的全球城市地区运行该韧性模式,推广可持续与韧性发展路径。
此次研讨会由国际科学理事会全球科学项目“城市健康与福祉系统科学”国际办公室筹划组织、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承办。
教育科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