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生活从来没有亏待过我,我一定要好好地努力。”站在央视《青年中国说》的舞台上,何平微笑着说。
她手里的旧记事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欠账记录,其中1元、2元居多,“这是2008年的40多天里,我在街边找好心人募捐来的。”那一年,何平17岁。
和其他90后孩子一样,何平喜欢花,尤其是向日葵。大学期间,何平宿舍墙上贴了很多向日葵图片,她说:“人就要活得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向着阳光,向着希望,向着向上的方向。”那时起,“向日葵女孩”的称呼逐渐传开。
但是,和其他90后孩子又不一样,命运交付给何平的是整个家庭,且命运,也从未对她心慈手软。
坚强:5岁挑起家庭重担
1991年,何平出生于湖南浏阳农村。幼年时,母亲就因脑膜炎耽误了治疗而导致间歇性精神病,父亲因一场车祸致残。
5岁起,何平就包揽了家务。抱着扫地的扫帚比自己还高,提着给全家人洗衣服的水桶比自己还重。到够着砧板的年纪,何平还揽下了做饭的重活,切菜不小心切到了手、油锅里的滚油溅到脸上烫起了泡,她都默默忍受着。
在同龄孩子撒娇哭闹时,何平告诉自己:我和他们不一样,我要自己挣钱交学费。为了挣钱,何平5岁开始跟着伯母在手工小作坊或花炮厂给鞭炮插引线。
妈妈智力残障三级,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何平打理,连妈妈用的卫生巾都是何平买的。
一次,细心的何平发现给妈妈买的卫生巾好像很久都没用过,慌忙去问婶婶:“我妈好像病了,上次给她买的卫生巾她一直都没用。”婶婶说,应该是怀孕了。
何平连忙哄着她去医院检查,果然妈妈怀孕了。
这年,何平11岁,尚未初潮。妈妈怀孕期间,何平担心妈妈乱吃东西,每天一回家就不停地对妈妈说:“妈,你千万不能用冷水洗脚;你别捡人家扔掉的东西吃;走路慢一点,可不能跑啊;我每天给你五毛钱,你买零食吃……”
在妈妈面前,何平承担着“妈妈”的角色,平静而坦然。
何平12岁那年,妈妈生下了弟弟何君。这个弟弟,对普通家庭来说是喜添男丁,而对何家来说,无疑负担更重了。
但何平十分疼爱弟弟,担心妈妈睡着后压到弟弟,所以弟弟从一出生就跟她睡另一张床。每夜弟弟要吃两三遍母乳,何平就把弟弟抱到妈妈床上,掀开呼呼大睡的妈妈的衣襟,帮弟弟喂奶,等弟弟吃饱了再抱回来。
那时只有12岁的何平也困得不行,她就逼自己看课本,既不会睡着,也复习了功课。
弟弟吃奶很调皮,每次都要吃很久,有时何平见他嘴不动了,就抱他回去,结果他哭着还要,其实是留恋妈妈的乳头和体温。
几经折腾,何平买了个奶嘴,在弟弟停止吃奶时,迅速替换成奶嘴,然后把弟弟抱回自己床上,放在自己怀里。她就这样照顾弟弟吃了3年母乳。
从何平记事起,爸爸每天都要煎中药、吃西药,每个月仅药费都要不少钱。何平高二那年3月,爸爸因脑溢血中风,颅内积血,要马上做手术,仅开颅手术一项就要几万元,再加上住院费,要10多万元。
同年8月,患有心脏病的弟弟突然发病,需立即手术。何平一边在医院通宵达旦照顾父亲,一边想方设法为弟弟筹手术费,而在家的妈妈频频发病,离家出走。分身乏术的何平又得焦急地寻找走丢的妈妈……
到哪里去筹到爸爸和弟弟的手术费呢?能借的亲朋都借遍了,债务累累借无可借时,何平想过辍学,甚至连辍学打工的地方都定好了,最终被时时关心着她的老师劝回了学校,才有机会继续准备高考。
何平最后只好去募捐。她准备了一个账本,认真地记下每一位给了钱的亲友、路人的名字和金额,她要记住别人对她的好,也希望将来偿还。
“都说我是个命苦得不能再苦的女孩,但我不觉得苦。”何平说。
“爸爸再累再苦也远走打工,他羸弱的身影告诉我,他爱我们!妈妈虽经常乱跑,可清醒时会为我编辫子、扎个蝴蝶结。弟弟是我带大的,他两岁时,邻居给了他一根香蕉,他舍不得吃。等我放学回来,他口齿不清地说:‘姐,你吃!’香蕉已在弟弟掌心里稀软,那是世上最甜蜜的美味。”
孝心:没什么比家人活着更重要
何平的成绩特别好,经常全校第一,初二时曾代表浏阳参加中央台全国英语风采大赛,语文、政治、历史书,能整本背下来。
老师让她介绍学习诀窍,她说:下苦功,该记的记,该背的背。煮饭,帮弟弟喂奶,她都利用起来看书。没有课外书,她就把课本当小说。
高中时期,父亲中风住院,何平经常请假出去筹钱,每天晚上回到浏阳一中,就跟老师借教案、跟同学借笔记拼命学习。在她的努力下,爸爸的手术费终于凑齐,手术顺利。
不久,弟弟心脏病发作,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何平又得缺课帮弟弟筹钱。何平的班主任看着这个曾是北大种子选手的尖子生,时间都耗在了为家庭奔波上,痛心疾首。
“你这是要辍学吗?你不要自己的前程了?你已经缺课这么久了,你再这么下去,还高考呢?你就不能等你高考完了再去给弟弟做手术吗?”在浏阳一中高三年级组的办公室里,班主任焦急地说。
何平垂着头,流着泪。她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但她此时实在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医生说,弟弟的手术要尽快做,在医院躺了大半年的爸爸哭着对何平说:“在我闭眼之前,拜托你一定想办法把小君的手术做了,否则我死不瞑目!”
一面是父亲的“托孤”,一面是班主任的焦急,何平进退两难,给爸爸做手术已经用了十几万元,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了,再也借不到、讨不到了。
走投无路之下,何平想到了去求大医院免费为弟弟手术。她把株潭的大医院列了个清单,一家一家去求。
去长沙找医院的路上,何平一直带着5岁的弟弟。她每天早上买几个馒头,作为自己一天的口粮,但会给弟弟吃好的。姐弟俩住最便宜的小旅馆,等弟弟睡着了,何平就赶紧熬夜学习。
她带弟弟来到湘雅二院,把爸爸的残疾证、妈妈的残疾证、自己的学生证和奖状,爸爸的医疗费清单,她借钱的账本、借条、募捐本全给院办主任看了。
主任看后特别感动,帮何平联系到香港郭氏基金,然后上报到湖南省慈善总会,帮弟弟免费做了手术。
在弟弟手术的那个月,何平依然缺课在长沙陪护。眼看高考临近,班主任找到了何平的亲戚,恳求说:“请求你们安排人照料一下何君吧,让何平回学校上课。”
2009年,那一年多时常请假缺课的何平,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位于湘潭的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家人活着更重要呢?”何平说,爸爸和弟弟相继住院,自己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高考,别的家长全程陪护,我没人陪,只想着多做一题就是胜利。哪怕落榜了也不遗憾,因为爸爸和弟弟都得救了。”
感恩:用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坚强
从大一开始,何平每周打7份工,比如当家教、打扫教学楼卫生,但工资加起来并不高。爸爸出院后,家里负担依旧很重,何平仍要借钱付医药费。
上大学后,弟弟仍是何平无时无刻的牵挂。虽然弟弟的手术很成功,心脏已完全恢复了健康,但医生告诉何平,何君长期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从这以后,带弟弟上大学的念头就再也无法从她脑海中抹去。在了解了何平的家庭情况和坎坷经历后,湖南科大附小为何君办理了免费入学,科大也特批弟弟跟着何平住在大学寝室。
为方便照料双亲,何平又将父母接到湘潭,在科大附近租了个单间。早上,何平把弟弟送到学校后,自己去上课。中午赶到学校接弟弟,一起去食堂吃饭,见缝插针辅导弟弟学习,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
2013年,何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校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在她的精心照顾下,经过几年医治后,妈妈的神智恢复正常了,不但生活能自理,还可以做家务、种菜。手术后完全康复的弟弟也活泼可爱。
哪怕再苦再累,何平从不向爸爸抱怨一声。刚带着弟弟上大学时,她让弟弟打电话给爸爸,说姐姐做家教赚钱很轻松。爸爸瘫痪后缺乏自信和存在感,何平故意向爸爸请教问题,让爸爸给她人生指导。
在湖南科技大学的6年,何平带着弟弟和父母上大学、读研,操心全家人的健康和生活。2011年3月,在得知班上新学年贫困生补助名额不够时,何平主动联系班主任退出。
班主任知道何平最困难,何平却说:“我已经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了。”
事实上,这已不是何平第一次帮助他人。
2008年7月底,在《浏阳日报》上,何平看到田家炳中学詹志芳因为母亲身患重病无钱医治,准备辍学去打工。
何平记下了报纸上登的他家地址,拿出父亲治病报销后余下的一半费用,送到了詹志芳的家里,并写信鼓励他千万不能辍学。
直到2015年,詹志芳在媒体帮助下和她联系上。原来,当年他母亲虽经医治,最终还是去世了。但在何平的鼓励下,他打消了退学的念头,考上了新疆的一所军校,成为一名优秀军人。
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何平在浏阳广电担任节目主持人和爱心助学形象大使。
2017年4月下旬,她调任长沙,担任共青团长沙市委挂职副书记,推出了长沙青少年思想引领的品牌“向日葵青少年思想引领计划”,通过向日葵姐姐课堂、向日葵姐姐伴成长、何平的心灵小屋进校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青少年思想引领和青年志愿者工作。
作为90后、00后的知心姐姐,何平多次走进大学、中小学和山区的留守儿童学校,去做志愿公益,做励志分享。每一次交流时,她都会留下电话号码,希望当大家在需要倾诉、陪伴或者帮助时,能够找到她。7年间,她回复了4000多封邮件和来信,QQ空间访问量超过50多万人次。
同时,何平在浏阳市39所少年宫和学校筑造了心理疏导的“向日葵姐姐·心灵小屋”;开通了“向日葵姐姐·心灵热线”。作为广电的公益主持人和浏阳爱心助学形象大使,何平会在每个周末的节目中,解答听众朋友们来电或来信中的烦恼,发起或分享近期的爱心助学项目。据了解,节目开办至今,已播出500余期,接到的来信来电达到1300多人/次;进校园、进社区70余次。目前已经在浏阳长期资助70多名贫困学生。先后有30多家爱心单位、600多人次志愿参与爱心活动。
“有时候你可能不知道,对你来说的小挫折,可能会让有些人放不下走不出想不开,这时就特别需要有个人来拉他们一把,等转过了这个弯、走出来了就好了。”何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