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盛产“顺口溜”

发布时间:2018-07-23 13:52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李翀 宁迪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李翀 记者 宁迪

    “长的矮矮丫,开的白白花,绿了千千岭,富了千万家”,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核桃坝村,上到百岁老人,下到几岁的小孩,都对这句顺口溜非常熟悉,因为这20个字所描述的答案,是他们40多年以来的“致富秘诀”——茶。

    7月22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这里,探访这个被称作“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的小山村。

    采访团参观村委会里的老照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赵迪/摄

    已经在这里做了22年村支书的陈廷明成是最好的“讲解员”,在他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的时候,他就跟着上一任老支书何殿伦一起,处理村务工作。

    那时候,他听着老支书用一段顺口溜,描绘了当时的核桃坝村。“核桃坝几大湾,十年就有九年干;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不少男的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一年辛苦无收成,大田变成放牛山。”

    村支部书记陈延明接受记者采访。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赵迪/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核桃坝村还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虽有长江的三级支流湄江河在400米开外绕村而过,但由于河道水平线低于村子太多,一湾河水跟核桃坝村并没有太亲密的关系。直到1965年的冬天,何殿伦带着核桃坝村的村民们顶着凛冽的寒风修建了堤坝。第二年,核桃坝村的粮食产量由50万斤,一下增加到了150万斤。

    粮食管温饱,致富靠产业。核桃坝村想过很多“发家致富”的点子:种生姜、种水稻、种药材,甚至还开过炸药厂。村民的日常是“不卖柴就卖碳、背着生姜满街窜”。最后,致富的希望落在了“茶”身上。在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的指导帮助下,何殿伦决定在核桃坝村大力发展良种茶园,建立茶叶良种基地。

    “要吃饭,山下种良田;要挣钱,山上搞茶园;要得一家生活好,一人一亩茶园少不了。”当地的茶开始获得不错的收益时,顺口溜又有了“新版本”。

    如今,一株株“矮矮丫”的茶树对于核桃坝村的村民来说,成了“摇钱树”。近年来,茶园面积扩展到1.2万亩,拥有龙头企业4家,人均纯收入跃升至1.64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780万元。

    湄潭核桃坝乡村公路 胡志刚/摄

    如今的核桃坝村也变成了一派“坡面屋、小青瓦、穿斗枋、雕花窗、白粉墙。”村民们更是“穿得时尚、吃得风尚、住得宽敞、行得通畅”。

    此外,茶产业不断多元化,茶园、茶庄、茶艺,赏茶、采茶、品茶,奏出了茶的交响乐。2017年,核桃坝村开始打造“茶旅一体化建设”,仅一年时间,核桃坝村就累计接待游客7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80万元。

    茶叶做的周边产品。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赵迪/摄

    “茶”不仅富了当地人,还引来了更多的劳动力,解决了贫困地区3000多人在村里打工,其中2000多人已经常住核桃坝村。

    何正婵一家从贵州黔南而来,到核桃坝村种茶六年多,他们租用了6亩多的土地,上高二的大儿子田旭骑着摩托车,带着和妈妈和弟弟,沿着盘山的水泥公路,到自己的茶园摘茶。

    17岁的田旭开着摩托车带着弟弟和39岁的妈妈去采茶。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赵迪/摄

    正午,太阳正灼人的时候,年过六旬的村民田金莲戴着一顶尖草帽,腰间挎着一个竹篓,竹篓里面装着半篓子刚刚摘下的新茶。

    7月22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核桃坝村,66岁的茶农田金莲和丈夫在采茶。她已经采了20年的茶。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赵迪/摄

    核桃坝村种茶有自己的标准——“三个统一”: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收购。核桃坝村1万多亩的茶园,目前都是通过农户和企业合作的方式开展培育收购,当地60多家加工企业承包了农户的地经营茶园,农夫负责采摘,企业负责统一培育管理收购。

    在这里的茶园,企业统一施用有机肥,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率,每隔一段距离,都会安放“诱虫板”“防虫灯”,用绿色手段解决害虫带来的困扰。

    看着自己种的茶叶,田金莲顺手掐下几片新叶放到嘴里,直接嚼了起来。

    最近,陈廷明总在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更高地提升老百姓的素质,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村支书有了“新烦恼”,那下一个“顺口溜”又会说些啥?

【编辑:杨海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