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会开始前,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左)和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准备进入“委员通道”回答记者提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赵迪/摄
第一个出场的是李彦宏。在人民大会堂的中央大厅,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最后一场“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正在进行。
这位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CEO被问到了他此前“乘无人车上五环”的经历。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预计8到10年之后能看到无人车变成现实。“我会更乐观一些。”李彦宏说。
3月3日,李彦宏就透露,百度公司今年会推出一款小规模量产的叫“阿波龙”的小巴车,“没有方向盘,没有驾驶位,初期会在封闭的道路上运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李彦宏则预测,再过三五年,无人驾驶车将会出现。
李彦宏说,明年或者后年,高度自动驾驶状态的汽车还不能做到完全不需要人,但在常见的道路上可以自动驾驶。比如,从北京开车到上海,司机可能开上高速公路就可以“吃着火锅唱着歌”,等到上海再由系统提醒司机接管。
交通问题不止一家媒体关心。在回答提问时,全国政协委员、京沪高铁建设总指挥卢春房用 “安全”“更快”“智能”“绿色”这4个词来形容我国高铁未来发展的方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写道,过去5年,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在卢春房看来,这5年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同样与“补短板”“上水平”有关。
“我们研究了中国标准的动车组,也就是‘复兴号’,经过4年多努力已经实现完全自主化,节能、安全、降噪的技术是先进的。”卢春房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有225组“复兴号”动车组投入运行。
他说,“上水平”就是要把我们先进的部分保持住,目前我国研发了新型的无砟轨道系统,这在世界上独具优势。
卢春房描绘了2025年的高铁路线图。那时,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3.8万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以及更节能、更环保、噪音更小的动车组都将出现,“将来的高铁将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
走出去的不只是高铁。在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这些关键语句不时出现。
今天接受集中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算了一笔账: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投资运营了7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骨干网,总资产超过650亿美元,全部项目运营良好,海外工程总承包合同额累计400亿美元,带动中国装备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上还有10亿人口没有用上电。”舒印彪说,便利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也感慨,港珠澳大桥涵盖上百家单位、上千名科技人员,先后开展300多项科技研究,创新了海上装配化桥梁、人工岛、超长沉管隧道的工程理论和核心技术。他直言,这项工作的一个创举是,某些核心技术与标准体系,可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基础。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只有科技强才能国家强,只有基础强才能科技强,这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金科玉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说,对我们国家来说,基础研究不仅仅是创新驱动的源头,也可能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短板。
杨卫认真地说,必须稳定长期地呵护基础研究的发展,才不至于成为我国发展的短板。
他现场分享的一个好消息是,我国学术产出已居世界第一,学术影响力也跃居世界第二,学术产出质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可以角逐国际大奖的成果也逐渐开始出现,呈现出从数量到质量同步发展好的趋势。
离9时30分越来越近了,政协闭幕会即将开始。委员结束了答问,媒体记者恋恋不舍地散场。
3月3日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这个国家的自信可以获得“有能力有条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许多人都记住了杨卫刚才的表态。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强烈建议,我国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将基础研究占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例从5%左右增加到8~10%。
他说,“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加油费”。
本报北京3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