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霄 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文学教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研究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关于月饼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源自“太师饼”,有说源自西域,有说源自唐僖宗赠与新科进士的红菱饼,而将饼与月联系在一起的是北宋词人苏东坡。但北宋并没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那时月饼只是祭月之物,亲朋团聚赏月吃月饼作为一种仪式则定型于明清两代。《燕京岁时记》有云,“至供月日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
现在常说的月饼,按产地可以分为京式、苏式、广式、潮式、港式、台式等,其制作过程一般没有太大区别,多以小麦粉制皮,包入内馅,而后烘烤而成。其口味差别一般取决于各地不同的内馅食材,因地制宜。这些不同口味的月饼,也并非一直如此,而是个人与群体不断流动使得各自的饮食习惯不断碰撞、融合而产生的。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曾经囿于一地的食材现在可以出现在各地,不同口味的月饼也纷呈在各地。
人、食材、习俗的流动不局限于国内,中国与其他国家民族的交往融合从未间断,特别是近几百年来,华人从中国迁徙到世界各地(主要是东南亚地区),所以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也是全世界华人及东亚裔、东南亚裔等的传统。
中秋节,在日本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之明月”。日本中秋节有七天,自农历八月十四至八月二十三,但赏月(月见)的只有“十五夜”,其时令食品为江米团子,即不同色彩的糯米团子。中秋节,被朝鲜民族称为“秋夕”或“秋节”,有与江米团子类似的糯米制时令食品——松片。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乃至在美洲、澳洲、欧洲、非洲的华人,将中秋节的名称沿用至今。
伴随着中国和周边国家与民族的交往以及华人走向世界的脚步逐渐加快,月饼也从中国走向世界。这时我们回头看看制作月饼的原料:制作酥皮的小麦,在距今4000年以前,已经传入到中国,配料之一的花生油和部分月饼里的花生、葵花籽,都在16世纪从美洲经海路传入中国,部分月饼里的核桃,由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国。这些几千年和几百年以前历经山海来到中国的食材,已在中国生根、发芽,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与原产中国的莲子(莲蓉)、咸蛋黄等食材,在中国被重新组合,并被赋予了中国人对月亮的认知与寄托,和对家庭团圆、美好生活的期盼。这样的中式月饼,再由国家、民族间的交往和华人的迁徙撒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的饮食文化再融合、再创新,产生各种既新式又传统、既有当地特色又有中国风味的融合式的月饼。
华人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发芽,每逢中秋,当他们品尝着月饼,仰望明月,所思的既有在中国的遥远故乡,也有跨越山海迁徙的百感交集,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有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碰撞、交融的得与失。这月饼,正是四海为家的华人的月饼。这月饼,模糊了故乡与他乡的界限,让华人不再沉湎于思念远方故乡的愁绪,而能在开创既属于华人、也属于当地的新生活。这月饼,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当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庆祝中秋节,无论是月见团子、松饼,还是世界各地的月饼,何种形态、食材源自哪里、在哪里生产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都寄托了人类对家庭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