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C轮死”魔咒下移,过来人寄语大学生创业者:

请先站起来,再跑步

发布时间:2018-08-28 05:28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均斌 尤怡丹

  “创业”无疑是当今社会的高频词,每个创业者都希望自己是“风口上的那头猪”,然而很多人第一次创业都失败了。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创业方向该如何选择?

  中商国新集团总裁、中储金控集团董事长卢成堆总会建议大学生不要盲目创业,不要跟风创业,一定要理性创业。

  然而,所有的“苦口婆心”被很多后来者认为是一种鼓励。创业的大海上,有巨轮破浪前行,也有落水的水手在打捞破碎的夹板。“优库速购”“悟空单车”等企业,2017年刚成立便夭折。

  苏州丸子科技的CEO司睿感慨:“创业者没有退路,只能前进。”他这个月兜里只剩下了几千元,每天除了谈业务和拉投资就是通过“滴滴”拉活儿,虽然孵化园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室,但是员工们下个月的工资还没有着落。

  腾讯研究院所作《2017中国创新创业报告》显示,2017年“死亡”的创业公司多达150家,平均每两天半,就会有一家创业企业“死亡”。

  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第二期)的舞台上,叁陆伍投资集团董事长王仲辉坦言,资本市场正在变革,投资人对手中的“余粮”越来越谨慎了。

  王仲辉说,过去创投圈里流行“C轮死”,可是现在,这一魔咒开始逐渐向B轮迁移,甚至A轮、天使轮都未能幸免。

  另一方面,在当今创业风潮盛行的大环境下,很多创业者的健康问题令人担忧。在争分夺秒的奔跑中,这个问题已经被严重忽视。

  有调查表明,中国创业者一般每天都要工作14个小时左右。这样的结果,很多创业者并不以为意,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成功,工作时间多久都没有问题。

  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10点多到公司,然后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智加生态CEO穆振兴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这是他生活的常态,他害怕被竞争者超越。

  星光闪耀的舞台上站着的是创业的前辈和导师,是更多后来人的榜样甚至是精神动力。

  雷军讲过一句话,“即使我们讲今天创业很难,依然阻挡不了大学生创业的脚步,还是有人会继续尝试。”

  掌上大学CEO张良玉献出的“张良计”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我觉得创业者选择的项目一定要足够垂直,垂直到一次进攻可以打得非常深,短期内没人可以模仿。”张良玉认为,创业者只有在很垂直的领域做到无可替代,才有机会逐渐由纵向拓展到横向,最终构建自己的生态矩阵。

  在团队方面,张良玉表示,合伙人能不能一起支撑公司的梦想和野心非常重要。“我们看到很多大公司出来的很牛的创业者,在2016年、2017年都死掉了,不是因为他们不强大,也不是因为他们选的项目市场空间不够大,而是因为内部不合,合伙人没有选好。”他坦言,创业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合伙人不合导致企业分崩离析的现象,这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卢成堆提醒青年创业者,先站起来,再跑步。他强调,创业要分为4个步骤,先就业、再择业、接着创业,最后锁定终身事业。

  “要先解决生存需求,然后有稳定基础的情况下再择业。”卢成堆举例,比如想自己开一个广告公司,那就先去广告公司打工,打工的目的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潜伏”在里面了解它的经营模式、经营体系,包括它的社交网等,“做好积累再创业,这样创业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然后在创业过程中要找到好的项目,再锁定终身事业。

  温州博柯科技有限公司CEO郑冬冬和浙江互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DHANESH BOODHUN(中文名:开心)的叮嘱更具深意。

  郑冬冬强调了心态问题,“拥有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因为创业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让你十分沮丧的事情。良好的心态能让创业者激发内心的动力,即使处于最低谷的时候也能绝地反击”。

  “创业者要学会每天对自己说‘对不起’。比如你昨天没运动,你就跟自己的身体说对不起;你的心情不好,你就跟大脑说对不起。” DHANESH BOODHUN同样强调了心态和健康问题,“不要把负面情绪放在心里。”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