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一家之言

《论语》告诉家长让孩子先思考

发布时间:2018-08-27 06:0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宋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灌输给孩子这样的思想,“在学校要乖乖的”“要听师长的话”,等等,但社会现实中,看到这样的问答时,你会怎样回应孩子的反问呢?

  在某公司主办的夏令营上,个别老师因故对小营员拳脚相加,家长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顺从?”孩子回答:“不是你叫我在外面要听老师的话吗?”家长哑口无言。

  我们清楚地知道,教育有三种形式,家庭教育、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社会教育出了问题,更要从家庭教育和课堂教育中找寻破解之道。

  社会不是“纯净水”

  孔先生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可以区分的。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这个世界有两种人,即善人与不善的人,大抵就是好人和坏人。我以为,孔先生是在有意启发后人,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指望坏人做好事,需要大费周折,所谓“教人向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育本身承载着“教人向善”的功能,但试想如果教育者本身就是“恶人”,那岂不是歪嘴和尚念的经越多,引人入歧途越深。随后又衍生出一个问题,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标签不写在脑门上,孩子们怎么判断呢?也就是说“判断力”的养成尤为重要。

  父母首先应该是学习者

  在唯考试、唯分、唯学习成绩是从的氛围里,必须提醒各位家长,生娃莫再做看官,只养儿,不育儿是“家庭懒政”行为,甩手掌柜放养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家长本身的育儿学习任重道远,可以这样说,家长的学习观无法用自身的考试来衡量或评价,你的成绩由孩子的成长来衡量和评价,你的孩子少受伤害,你就心安理得,否则你将抱憾不已。

  孔先生认为一个正确的学习观,不取决于考试得了多少分,而最重要的应该是心态,德行等内在的品质,所谓的修身被优先排列。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家庭的和谐,父母之间的不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如果父母经常撒谎,经常吵架,谁相信孩子会是健康的?最起码他的成长环境是不健康的。健康人格的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塑造。

  《论语》中的智慧:形成自我判断力

  不得不承认,落伍的教育必然急功近利,使得孩子的判断力已经被成年人过早地屏蔽了,以致当危机来临时,孩子只能遵照过往的知识来形成行为。而过往的知识一旦有偏差,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所以,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的是,首先要让他学会自我判断。这种判断必须是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基础上的。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道”即正确的世界观,说的大一些可以影响家国天下的发展趋势,说的小一些也可以关乎个人的荣辱安危。对于“道”的理解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回归到个体生活中,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的是,对待一切事物都应抱有辩证的态度去考量,要有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孔先生向来主张因材施教——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绝对的服从是错的,绝对的违背也是错的。正确的做法是自己思考后判断。针对上面的个案,我们强调对自身安全的判断力是一切待人处事的基础,这是底线不能破,在你缺乏保护,对事情无法作出判断时,那么,请记住只要你产生警惕,就可以回避或者拒绝或者寻求帮助。

【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