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车远远驶来的时候,崔庆涛正在工地帮爸爸拌砂浆。看到快递员递过来的红色信封,他弯下腰,在水桶里仔细地洗了手,在沾了土的衣服上蹭了几下,略显局促地接过快递员递过来的一个红色信封,那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
崔庆涛家住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五里牌村绿荫塘小组。7月22日早上6点多,他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赶到离家四五公里外的箐口塘建筑工地,给在这里打工的父母帮忙。
在工地上,梦想成真的这一刻,家人的脸上笑开了花。崔庆涛的父亲崔茂荣不识字,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录取通知书,催促妻子把纸上的内容念给他听:“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崔庆涛同学,我校决定录取你入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请你准时于2018年8月30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校长林建华。”
崔庆涛的妈妈许树兰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一字一顿地念给一家人听。“好好好,儿子,你还是好样的!”崔茂荣难掩喜悦地注视着儿子。
17岁的崔庆涛家里有一个读高二的弟弟和一个念四年级的妹妹,为供三个孩子读书,前些年崔庆涛的父母一直在昆明市嵩明县帮人种大棚。直到今年,崔茂荣才回到者海镇上的建筑工地打工,方便照应家人。活儿多的时候每天能赚100多元,没活儿的时候只能闲着。“现在就怕下雨干不了活儿,耽误我们给孩子筹集学费。”崔茂荣说。
崔茂荣夫妇每天在工地上工作十几个小时,中午忙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身体因长年累月的体力劳动落下一些伤病。无奈家里用钱的地方太多,存不下钱,崔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崔庆涛和弟弟每学期享受3000元的补贴,基本解决了平时的生活费。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4年,崔庆涛家所在的会泽县因受昭通鲁甸地震的影响,房子被毁坏。崔茂荣拿着政府补助的4万元,又借了点钱,盖了新房,可外债要还上几年。“那时我高一,为了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学习,爸妈瞒着我们把问题解决了。”崔庆涛说,虽然家里生活拮据,但是父母对他和弟弟妹妹的教育从来没有松懈。
崔庆涛的新家陈设简单,一台老式电视机放在两坨空心砖上。平时除了学习,崔庆涛闲暇时会帮父母分担一部分劳作。有时早上6点起床就到菜地里撒肥料,或者到建筑工地帮父母铲沙、装车、垒砖头。他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痛苦中激励自己的是父母在工地挥汗如雨的画面。“其实读书相对于体力劳动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每次帮父母干完活儿筋疲力尽地回家后,就会怀念在学校‘动脑子’的惬意时光。”他说。
高一下学期成了崔庆涛的“转折点”。那时父亲崔茂荣得了肾结石,吃药不见好转,崔茂荣以为自己得了绝症,但是并没有告诉儿子。有一天,在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中读书的崔庆涛要配眼镜,崔茂荣夫妇特地从昆明市嵩明县来找儿子。中午,平时省吃俭用的崔茂荣坚持要带崔庆涛去吃羊肉,这让崔庆涛十分诧异,“我当时觉得随便吃一点就可以了,后来在去配眼镜的路上他说想上厕所,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很痛苦,去了厕所,结石意外地被排了出来,我们当时都非常高兴。”后来崔庆涛才听母亲说起,其实那天崔茂荣已经做好了见儿子最后一面的准备,决定放弃吃药,“听天由命”。听了这些,崔庆涛鼻子一酸,眼泪流了下来,“感觉自己的成绩愧对父母,当时我的成绩一般,后来就开始拼命学习了。”他说。
“像我这样的家庭,出去闯荡的话除了打工没有其他选择,高考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个机会,高考这条路能让我迎来人生一个更好的平台。”崔庆涛手里紧握着红色录取通知书。这份来自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对于崔庆涛的家庭来说就像一剂“强心针”,给父母奔波劳苦的生活带来了希望,给弟弟妹妹树立了榜样。
“大量贫困家庭的学生通过教育和高考,改变了个人命运,通过教育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会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朝祥说,希望崔庆涛求学奋进的故事能够激励全县更多贫困家庭学生。
为减轻崔庆涛上大学给家里带来的经济负担,北京大学资助中心的老师主动联系他,提出减免学费、提供助学金、赠送新生礼包,基本解决了他的学费问题。“我能吃苦,现在国家政策好,等你们几个读出来,我们家的好日子就来了。”崔茂荣安慰儿子道。
崔庆涛说,爸妈在他小的时候就经常念叨着想去北京看看,这次去北京报到的时候爸妈会一起送他,也算帮他们完成一个心愿。“一分耕耘毕竟会有一分收获,我今天走出了大山,将来也会回到大山,改变大山。”崔庆涛一脸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