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旗上下气氛紧张,由于在上次检查评比中排名靠后,旗委书记已被约谈作检讨,而本月末又将迎来新一轮检查,如果第二次排在后五名,他的上级领导将直接被问责,“迎检”已成全旗头等大事。扶贫本是件十分具体、客观的工作,但一些干部反映,评比分数带着明显的主观倾向,未能真实反映扶贫效果。(《经济参考报》12月6日)
针对脱贫攻坚作检查评比,确有必要。不检查,怎知有没有“真扶贫、扶真贫”?不评比,怎知脱贫效果如何,孰优孰劣?但是,凡事最怕走极端,政令再深孚民意,一旦走形,就会背离初衷。
以报道所披露的乱象为例,“交叉检”初衷良好,互相监督更容易探察到真相,但为了排名靠前不惜互相拆台,故意给对方打低分,就会让互相检查变味;至于半年时间内要接受2次“大检”、3次“小检”,势必让基层干部疲于奔命。而在迎检中,全旗花在培训、差旅费、接待费上共计20万元,如此劳民伤财,难怪有干部直言:“这20万元至少够给20个贫困户每家买头牛了。”
如此检查评比,称得上另一种形式主义。检查组累,基层干部累,普通农户累,如果“累”出了效果,倒还罢了,关键是这种累,有多大现实意义?耗时耗力耗公帑,却没有检查出脱贫真相——互相打低分,显然不是真实情况;统一口径,干部“收买”贫困户以应付检查,“你说认识我,我就帮你搭牛棚”,显然也不是真实情况。
这种检查评比,一旦愈演愈烈,不仅伤及脱贫事业,更可能激发基层怨气——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贫困户也啧有烦言。如果不及时加以改造,势必导致应对检查评比中的形式主义越来越多,出现人们所担心的“三不做”现象: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
“形式主义害死人”,谴责基层干部搞形式主义之时,还该追问他们为何搞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同基层干部群众座谈时曾表示,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诚如斯言,如果不是搞那么多大检、小检,让基层干部身心俱疲,他们还会敷衍么?当然,监督检查是必须的,但半年多达5次检查,是不是多了点?
扎堆年底的大大小小检查中,有没有多此一举的?联系到跑偏的脱贫检查,不由得使人发问,什么样的检查才是真正需要的?
我们常说“好经被念歪了”,既然是好经,为何会念歪?好经都是被谁念歪的?念歪了好经,是不是该担责?这些问题都应该一一理清。
具体到脱贫检查,为规避形式主义,能否换一种方式,比如能不能变明察为暗访?贫困户有没有脱贫,基层干部的扶贫工作究竟怎么样,检查组不妨搞突然“袭击”,悄悄探问贫困户,而不是大张旗鼓,唯恐天下人不知。再比如,能否别再做表面文章,别让基层政府接待,别打扰当地干部的工作秩序?某驻村干部说,这一年自己就顾着“迎检”和整改了,“为了准备检查材料和迎接检查,经常开会到晚上十一二点,根本没有时间走村入户。”“最近30天里,我只有2个晚上没会。”如果此说属实,脱贫检查的确该纠偏了,有的检查该叫停了。
年底渐至,除了叫停华而不实的检查,遏制劳民伤财的评比,更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纠偏机制。这种机制应该发挥最基本的效力,即既能让基层干部有干事的压力,又有干事的动力;既能打捞出真实的社情民意,又不会耗费过多的公共财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