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俊生(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周边战略研究室主任)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于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北京成功举行。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通过这一全球性政党高层对话平台进行了相互沟通与深入交流。本次高层对话会的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1日出席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参加高层对话会的外国政党代表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讲话后,纷纷表示,高度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期待各国政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呼吁“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表示“中国共产党愿同世界各国政党加强往来,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自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频繁使用“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截至目前,习近平近百次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说,“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面旗帜。
“命运共同体”通俗地讲就是有关国家结成风雨同舟和休戚与共的关系,这不仅仅是经济层面,而且也包括社会、人文、价值观、安全等层面。因此,作为命运共同体,它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征:通过经济的共同发展享受富足丰裕的生活,通过合作共赢的安全享受共同的安全,通过和谐相处享受人民的友谊。就内涵而言,第一,“命运共同体”是利益共同体,这包括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等。在以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国际关系中,没有利益的共同体就难以有命运的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典型反映在经济、安全以及人文层面。
第二,“命运共同体”还是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体现为试图构建价值共同体的诉求。当今世界虽然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与利益交融,但是相互间的观念冲突与价值摩擦还时有发生,甚至冷战思维也仍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世界政党首次高层对话会上也指出,“今天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同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也前所未有”。如何在各国利益日益紧密联系的同时发展出一种共同的、为各国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进而推动各国的共同福祉,就成为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命运共同体”概念是一个超越了不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和文明的理念,强调的是合作而非斗争、融合而非分歧、宽容而非狭隘,是试图构建这种普遍价值观的很好尝试。
第三,“命运共同体”观念的提出也包含“责任”意识。由于命运共同体所反映的国家间相互依存的特点,世界各国之间越来越显示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特点。因此,哪怕从建设本国更美好明天的目的出发,也需要为这个共同体承担一定的责任。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有关国家建设“互联互通”项目等,并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在本次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未来5年中国共产党将向世界各国政党提供1.5万名人员来华交流的机会。这些都反映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
归根结底,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为了世界更美好的未来与各国更美好的明天。这种构建显然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需要中国加大投入,也需要其他国家给予理解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国家政权重要组成基础的各国政党就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可以通过凝聚国家共识、进而通过政党外交以及国家间外交关系,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变成世界各国的共同理念,进而细化为各国的具体政策和行动加以落实。就此而言,中国成功举办的这次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将会有力的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