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方寸之间雕刻传奇 小小印章书写华夏文明

发布时间:2017-10-27 16:45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产娟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产娟娟

    秋风习习,街道两旁的柏树早已染上金黄的色彩,树干古老粗壮,阳光透过窸窣的树叶打下来,树影斑驳。曲阜传承千年的儒家文化在初秋的氛围里更显底蕴与魅力。

    师傅们五指执石,用力均匀,有规律地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每磨转几圈便要转动一个方向,将印面在砂纸上徐徐磨来,这便是篆刻的第一道工序——磨平印面。之后是打印稿、印稿上石、临写、成稿等步骤。一枚原石,经过反复打磨,才成为一枚精致而讲究的印章。

    “印者,信也。”在古代,印章用作取信之物,时至今日,印章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一直在延续,这门“老手艺”也传承了下来。在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鲁城街道林前社区,在这个叫做孔府印阁的老作坊里,每天有许多雕篆精致的“印章”从师傅们的手中诞生,走向全国,甚至远销海外。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印章手艺在这个小村子里得以传承。

    1987年出生的张凯,从老阁主父亲手中接过这门手艺,成为篆刻印章的“守艺人”。如今,孔府印阁的印章在网上有了更广的销售渠道,年销售可达400多万枚。

    10月26日,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济宁行采访团来到了这个全国最大的篆刻印石集散地——孔府印阁。在孔府印阁的展示厅,各种各样的印章精致玲珑。根据原石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印阁的能工巧匠们一一为其“画龙点睛”。

    做成一件印章成品,要经过切割、抛光、上蜡、印底篆刻等多道工序。据张凯介绍,即使是工艺最简单的印章也要经过十多道工序的打磨,稍复杂的几十道工序不止,而这么多道工序,只有切割原石这一道工序是由机器完成,其他工序全都依靠手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孔府印阁中,参与雕刻、篆刻的技术工人是一支年轻化的队伍,他们大多是传承了家中老一辈的篆刻技艺,也有的是对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兴趣,专程来“学手艺”。

    孔府印阁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把电子商务做得有声有色。在传统工艺制作车间的背后,有一支负责销售运营的电子销售团队,专门负责印章网络销售与售后服务。

    “印章在当下已经不仅是一种凭信和符节这么简单了,首先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一代又一代的印人孜孜不倦地默默传承,使之经久不衰,延续千年。”一说起印章,张凯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对于个人而言,姓名印可以代替签名成为一个人的代言。闲章可以作为收藏品,同时也是书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凯说,“抛开个人使用,稍加留意也不难发现,许多公司集团以及各种团体都会选择使用印章作为自己的logo,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一枚中国印,足见印章在当代的影响力和作用。”在不少中国人眼中,印章代表着传统文化,在外国人眼中,印章蕴含着神秘的东方气息。

    “虽然我们现在将印章的销售拓展到了网上,但传统手艺的产业化并不等同于商品化,不能粗制滥造,而要精雕细琢,只有接续好传统文化的薪火,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手艺。”张凯说,中国的篆刻艺术被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它于方寸之中、红白之间创造各种美的结构和形式,只有更多的人去发扬与传承这一古老而弥新的技艺,才能让中华篆刻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生生不息。

袁瑞 编辑
【责任编辑:杨威】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