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评论丨中纪委全会今召开 如何打造中国政治的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17-01-06 20:26 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央视评论员

  今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京开幕。新的一年,中国反腐聚焦何处?全面从严治党又将推出哪些新举措?十九大即将召开的这一年,政治生态会有哪些新气象?我们都在等待着答案。

  △资料图

  从“正在形成”到“已经形成” 折射反腐斗争新成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2016年年末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了最新判断——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而一年前,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中央对这一态势的判断还是“正在形成”。 从“正在形成”到“已经形成”,一词之变,折射出的是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成果。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众多贪腐大案结束司法审判程序的一年,中央反腐正进入高频高效节奏。

  此外,2016年也是多项党内法规制度完善、实施的一年。《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颁布实施,督促全体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严明政治规矩,扎紧制度之笼;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加强和规范党内监督提供了基本遵循。

  纵观十八大以来的四年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努力推进标本兼治,“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全面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这一切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的反腐败成果正在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转变。

  四年来,中共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达50多部,涉及党内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形势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制定修订党纪党规,成为制度治党最鲜明的标志。

  逆水行舟用力撑,反腐没有“自己人”

  近日,中纪委第二部反腐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央视播出,这次镜头对准的是落马纪检监察干部。十八届六中全会之前,反腐大片《永远在路上》刷爆朋友圈,这次则把镜头对准纪检监察干部——

  正人必先正己是纪检监察永恒的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要监督好自己,执纪者要做遵守纪律的标杆。”可以说,执纪者偏离一尺,纪检监察工作就会偏出一丈,反腐败斗争的结果会离题万里。在七次全会前,中纪委用影像将“清理门户”的过程公之于众,目的就在于勒紧纪检监察队伍身上的缰绳,严防反腐灯下黑;而另一个方面,正是用眼光向内、刀刃向内的态度,再次昭示反腐无死角的决心,打消“反腐将告一段落”的侥幸心理。腐败与反腐败之间没有中间道路,反腐败没有“自己人”。

  十八大以来,制度反腐的成果有目共睹。显然,反腐不应该看菜下饭,无论是哪一种权力,都应该在阳光下运行。我们不怕暴露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关键是否能沿着解决问题的逻辑正视问题,这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最终成效。

  新的一年,反腐有啥新看点?

  去年年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减少腐败存量、重点遏制增量”,这意味着,纪律必须更好地挺在前面,制度的笼子只会越扎越紧。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更清晰,执纪监督问责将更多向“抓小抓早”前移。对健全党的组织、党的领导、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监督保障,制度建设更加强调科学化,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5日,根据《新闻联播》报道,监察委员会成立有了时间表,3月底试点地区省级监察委员有望成立。作为2017年反腐败工作的重头戏,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将建立健全监察委员会组织架构,形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覆盖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国家监察体系。党纪与国法配合,自律与问责协作,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合围,“信任不能替代监督”将体现在监督执纪问责的全过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必将增添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双动力,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中国政治需要绿水青山,反腐败斗争不进则退。2017,全面从严治治党没有休止符,只有快进键,中国的反腐败必然会朝着更全面细致,更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前进。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之山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

    监制/朱晓阳 主编/王兴栋

  编辑/文雅

   央视新

  觉得不错请点赞!

【责任编辑:刘盼盼】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