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近日,新华社的一则“同学们,到中国去!”的报道在微信微博刷屏:德国莱茵美因应用科学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硕士生尼古拉·米勒的一封“推荐信”登上了该校官网首页。米勒撰文介绍了自己2017年9月起在中国华中科技大学数字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实验室3个月的交流实习经历,并“强烈推荐”其他同学报名参加。米勒写道,通过这次实习,“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个人生活方面,我都学到很多,也对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有了全新视野”。
一个来自科技强国名牌大学的外国学生,“强烈推荐”中国的科研与教育,令人耳目一新,颠覆着人们的刻板印象。这恐怕是这则报道会在微信微博刷屏的主要原因。
尼古拉·米勒的故事,之所以为网民津津乐道,既受益于“讲好中国故事”的顶层设计,也源自于的高校创意实践。讲好中国故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倡导者,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者。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国内外的热心者加入到讲中国故事的队伍中,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被挖掘出来,更有越来越多各个行业的听众、观众、读者喜欢上了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不是小事,而是关涉治国安邦的大事。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讲好中国故事”,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讲好中国故事”既能展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又能“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软实力”让人产生“自信”,而“自信”本身就是一种“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则是二者的最佳抓手。华夏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炎黄子孙传承经典荡气回肠。在近代百年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已经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正在经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翘首展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中国幅员辽阔、人群众多, “讲好校园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部分,高校师生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中国高等教育当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承认这一点是为了更好地锐意改革。但谁也无法否认,经过几代特别是近五年教育与科研领导者、工作者的努力,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样也应该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组成部分,通过教育自信不仅可以促进文化自信,而且还将推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乃至“国家自信”。通过“讲好校园故事”,正是为了彰显与坚定“教育自信”,达到“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之目的。
习近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通过学校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正面宣传力度,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尼古拉·米勒的故事启示我们,“讲好校园故事”乃至“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由内向外的宣讲,更需要自外向外的言说,建构传媒的公信力,提升国际话语权,这样才能使“讲好校园故事”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包括中国高校等各领域的具体实践,也需要相应的制度跟进与理论探索。唯此,“讲好中国故事”才不至于陷入凌空虚蹈、杂乱无章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