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国家民委“三全育人”模范:冯丽娟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2023年02月27日

青年学生成长的路上,难免遭遇心灵的迷茫与精神上的痛苦。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冯丽娟,以“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和成长的第一责任人”为理念,将育德育心有机结合,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深化挖掘心理育人的内涵,努力成为青年学生“迷途大海”时照亮他们前行道路的一座“灯塔”。

冯丽娟(前排左)与学生在一起



服务为先,做有温度的心理服务人

当今大学生承受社会压力大,心理问题易发多发。面对心理危机学生逐年增多的现状,冯丽娟改变既往被动等待的传统工作模式,主动提供服务,不断提升心理工作的温度与品质。


新生一入校,冯丽娟就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四个一”活动,即聆听一场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参观一次心理中心、完成一份心理测评、建立一份心理档案,打破心理咨询的神秘感,消除心理异常的羞耻感,深植心理服务的安全感,提升学生亲近心理中心的信任感。


在日常工作中,冯丽娟与中心团队结合新生入学、节庆小长假、毕业论文答辩前后、重大考试前后等节点特征,合并精神疾患在四季交迭时的不同表现,强化日常预警防控,通过每月定期摸排、主动跟进院部一线动态,全面实现对心理危机学生的全天候、一站式、合作化管理


为方便学生倾吐心声,中心升级改造“树洞”、“心晴树”等心理互动平台,邀请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回应,形成心理危机信息收集、心理疑惑解答、心理压力释放、心理互助与支持为一体的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在工作中,冯丽娟多方利用各类资源,为学生心理健康助力。为消除家长对心理危机的偏见与担心,她积极寻找家庭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在理解、抱持与共情中发挥家校合力,建立起心理危机学生的社会支持体系。为方便榆中分校区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她于2017年起与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甘肃宝石花医院建立起“校医联合精神诊疗服务”合作机制。这是甘肃省首家外部优质精神科资源常态化入校的大胆尝试。对于需要服用药物治疗的贫困家庭学生,她通过“中心—学院—家长”三方合作沟通“一生一策”资助方案制定,联系学校资助中心提供相关补助与勤工俭学机会,设身处地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冯丽娟的付出有了丰厚的回报。多位获得中心帮助的学生毕业时,选择在心理中心的走廊中与冯丽娟合影留念,纪念自己的蜕变与青春。还有学生毕业多年依然与她保持沟通联络,分享自己在学业成长、结婚生子等人生角色转变的心得。看到曾经自我怀疑、在痛苦创伤中几近自我放弃的学生重展笑颜,拾起生活勇气并坚定前行,冯丽娟看到了人性成长的力量,也激励着她怀抱信心与勇气,为一届又一届处于迷茫的心灵付出全情全力的助人努力。


立德树人,筑有特色的育人体系

2006年,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冯丽娟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逐步构建起了“六层面”“五方位”“四环节”“三育人”“两结合”“一颗心”的集教学研究、咨询服务、心理育人为一体的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育人“654321”工作体系


“654321”工作体系,细说起来就是要坚守一颗“关爱、真诚、温暖、鼓励”的育人真心,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学第一课堂与校园文化体验第二课堂相结合、教育实践与社会心理服务相结合,强化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优化班级—院部—中心—学校4个环节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加强中心—院部—学校—家庭4个环节家校联动合作机制建设,建立创新心理咨询、教育教学、测评筛查、实践活动与危机干预等五方位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部、学生班级心理委员、“心灵晴空”心理协会等6个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


心理的抚慰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冯丽娟的带领下,中心心理育人实效突出,多位老师获得甘肃省心理先进工作者、西北民族大学“服务育人”先进模范等荣誉称号。中心也获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2015—2018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表彰。


打造队伍,当有高度的“领头雁”

作为中心的“领头雁”,冯丽娟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在苦练内功的同时,着力打造一支专业、敬业的心理健康团队。

冯丽娟(前排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冯丽娟积极开展课题攻关,先后主持省部级、校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独立、参编专著各1部,先后荣获甘肃省高校社科一等奖、甘肃省心理学会先进工作者、西北民族大学“服务育人”先进模范等奖项和荣誉10余项。她还热心社会事务,兼任甘肃省心理学会大学生专委会副主任、甘肃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第二批社会工作督导人才等社会职务。

重专业、久久为功,

是冯丽娟对中心团队的职业要求。中心推出了“三提升工程”——班主任、辅导员心理知识技能提升工程、专兼职心理咨询队伍胜任力提升工程、学生志愿者心理自助互助养成提升工程,不断强化团队人员的专业技能。此外,中心还通过培训、督导、例会等工作方式,强调心理育人工作者自我关爱与自我照顾的重要性,为工作梯队成员释压、解压与职业成长提供多方位通道。如今,西北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服务团队综合业务能力在甘肃省内高校已处于领先水平。

冯丽娟与毕业学生合影


17年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心路历程,让冯丽娟坚信心理育人工作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交互过程,“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性的“好老师”,才能帮助“迷途大海”的学生在灯塔的照耀下寻找到自己回家的路,“我,就想成为那个灯塔!”这是冯丽娟的心愿。

【责任编辑:曹竞】

《中国奇谭》:国创动画在传承中创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6 23:55:33

重走古丝绸之路 跟着单霁翔探秘千年古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6 23:55:35

“大一路”驶过百年北京城

中国青年报2023-02-23 06:20:44

《我的节节·龙抬头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1 21:21:57

粤港澳青年汉服文化交流活动在广东江门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1 19:16:41

去国博赴一场“宋元海丝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1 19:16:45

知乎发布2022科技榜,科学答主最爱航天领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1 15:50:43

北京的这片湿地让白尾海雕不愿离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1 09:49:42

318国道上有诗和远方,也有当下和当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21 09: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