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舞美、没有灯光,这群上海农民当上了“编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牛立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爱好戏剧的农民也能当编剧?日前,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的农民编剧们,为公众上演了一台台自编、自导、自演的“微话剧”。
此前,新浜镇首届“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开班,两个月后,接受培训的农民们“期待成为了现实,好奇转化成了惊奇”。他们真的为大家上演了一部部精彩的话剧——没有舞美、没有灯光,松江农民们用最朴素的方式展示自己创作的戏剧文本,其中饱含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歌颂、对人性的反思。
编剧工作坊历时两个月,利用每个周六时间集中授课。学员以新浜镇戏剧爱好者为主体,辐射松江其他街镇及上海地区,共计55名成员。他们年龄跨度较大,从年轻人到白发长者都有,从事的职业也各有不同,有政府公职人员、人民教师、公司职员等,绝大多数人是“农村文艺爱好者”。大家要在短时间内从专业角度学习戏剧,快速掌握编剧的技巧。结业仪式上,编剧坊从34部学生命题作业中挑选出7部进行登台表演。
据悉,这项工作坊由新浜镇人民政府、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孵化中心、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联合主办,引入“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这一成熟教学模式,利用实训快速培养和壮大新浜镇的戏剧人才队伍。
“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是以上海戏剧学院70多年编剧教学传统为基础,结合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军数十年创作、教学与研究成果提炼而成。工作坊自2016年创办以来,先后在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编剧专业研究生班等学校授课,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资助等。
“苦尽甘来。”学员代表沈杰说,自己两个月时间内,从毫无章法到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从抓耳挠腮到享受创作的过程,从不敢上台到后来侃侃而谈,“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苏忱则说,自己在松江农村“见证了奇迹”,“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对,仅仅用8天时间,完全零基础的学员,经过训练也是能够学会写剧本、写出好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