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守候微光
APP下载

中国工厂在非洲

发布时间:2018-09-04 17:03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李隽辉

    8月1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一家中国民营制鞋工厂,当地雇员用中文喊口号、合唱歌曲。

    7月30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东方工业园内一家中国制药厂,27岁的中国员工汪红梅为当地雇员讲解液相色谱器械使用要领。整个实验室共有4名中方员工和18名当地雇员。

    7月30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方工业园内的一家中餐厅,20岁的焦马里(左三)在厨房里干活。

    东方工业园内一家汽车组装厂,18岁的贝亚姆(右)在生产线上工作。

    东方工业园的中国纺织印染厂,当地雇员在整理废弃的布头。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南部郊外,有一座东方工业园。园区占地5平方公里,目前已经有85家企业入驻,行业涉及纺织、服装、制鞋、钢筋、水泥、制药、汽车组装等。这些企业绝大部分来自中国。

    工业园门口红底的电子屏上,播放着“中非友好、合作共赢”8个汉字。屏幕旁的招聘区里,常年聚集着来自当地的应聘者。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焦永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2007年中标中国商务部境外经贸合作区以来,工业园内的企业已为当地解决1万多个就业岗位。

    李隽辉 | 摄影报道

    7月31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一家中国民营制鞋工厂——华坚鞋厂,下午的工作开始前,当地雇员用中文喊着“一二三四”列队集合,合唱厂歌。

    华坚鞋厂的制鞋流水线。据华坚集团官网介绍,每年约240万双包括NineWest、GUESS 在内的品牌女鞋带着“Made In Ethiopia”(埃塞俄比亚制造)的标签,从这里流向美国市场。

    附近赶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鞋厂负责招聘的阿耶勒每天上午都要填写六、七十人的工作申请。

    刚进工厂的实习生在结束了车间的参观后,回到学习区。

    工人在食堂吃午餐,吃的是当地的特色主食英吉拉。

    午饭过后,女工在厂区的草地上晒太阳聊天。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当地雇员下班刷卡回家。

    晚饭过后,有工人自觉在工厂加班,还可以拿到加班费。

    东方工业园宿舍区,当地雇员在工作结束后踢球。

    下班后的当地雇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上过高中,80%来自当地农村。

    24岁的马希莱在工厂担任品管助理。

    工厂安保人员卡鲁图穿着中国国内常见的安保制服。

    为了方便员工上下班,工厂新买了大巴车,在道路修好后即将投入使用。

    鞋厂工人在2015年启用的新厂区内工作。

    来自杜卡姆镇的贝亚姆今年18岁,已经在力帆汽车公司的整车组装生产线工作一年了。除节假日外,他每天工作8小时,每个月可以拿到1800比尔,约合人民币440元,当地劳动者的平均月工资在300元人民币左右。

    在相隔不远的东方印染厂,来自中国的技工吴云飞负责纺织机开机前的准备工作。虽然不懂英文,但他与当地雇员相处得很好,“说不清楚的就靠‘比划’,都能懂。哪怕是最简单的微笑,能让对方感受到善意,就足够了”。

    2014年,一些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投资的项目中,当地员工人数就占到90%。而目前在建的华坚工业园生产女鞋的工厂内,中非工作人员的比例达到1:20以上。

    今年27岁的杰米斯中文名叫“上海”。他是华坚集团2012年在埃塞俄比亚建厂的第一批本地雇员,6年里,杰米斯从一线员工干到工厂的经理助理,负责两国员工在生产中的协助沟通工作。

    杰米斯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进厂工作一年半的时候,杰米斯和其他55名优秀的当地雇员被送到华坚位于赣州和东莞的工厂,进行了为期一年左右的培训,学习中文和中国的工厂管理方式。现在,杰米斯一个月的工资收入达到30000比尔,约合人民币7000多元。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2018年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经济发展的前端。该委员会预测部负责人哈立德·侯赛因认为,埃塞俄比亚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包括投资增加以及工业园建设。由于中国在当地的工业园区的样板效应,埃塞俄比亚政府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工业园建设,目前已有的十多个工业园中,多个由中国公司承建运营。

    编辑 | 李峥苨

【编辑:于璧嘉】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 "青年大学习"第六期上线啦
    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与小伙伴们一同从点滴做起,努力学习,争做有为青年,开创属于自己的明天!
  • “熊猫侠”谢英峰
    没有超级英雄一样的超能力,谢英峰却有一个在“熊猫血”群体中,如英雄般响亮的名字——“熊猫侠”。
  • 在最高点为上海地标留影
    他曾7次站在上海之巅,“睡过上海中心”,他在最高处记录着这座大都市的发展变迁。他是余儒文,他用影像讲述故事。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