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专家:中国步入消费黄金期

发布时间:2017-03-05 04: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颜色(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很多学者认为消费疲弱和过度依赖投资与出口是近期经济增长减速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有限,已引发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是否可持续的担忧。据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GDP占比由1980年代初的70%降至约50%,其中家庭部门消费占比降至40%以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过度投资已导致经济运行低效率。

  然而中国经济失衡程度或许并未如官方数据显示的那般严重,消费支出低估掩盖了中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中欧国际商学院教授朱天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军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官方数据低估了中国实际消费至少约10%,其中住宅服务消费占据较大比例。逾80%的城镇居民和90%的农村居民拥有自住房。官方数据利用建筑成本测算上述住宅的估算租金,导致其住宅服务消费被低估约4%。此外,个人消费作为企业支出报销和避税的做法较为普遍,入户调查所得的个人收入和支出一般也会显著低报。

  我赞同朱、张二人的结论。若修正中国消费被低估了10%,则中国经济结构与其他东亚经济体在类似发展阶段的经济结构大致相当。这并未改变一个事实,即过去数十年间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一样,采择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同时相对西方发达经济体而言居民消费水平较低。这说明中国经济失衡程度被扩大了,其并未对长期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威胁。

  近几十年中国消费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2014年中国消费规模超过日本GDP总量,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同时是增长最快的主要消费市场。几乎全部消费商品和服务都经历过显著的消费升级,尤其是交通、通讯和娱乐休闲服务。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国家已确定两项长期经济发展目标,一是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2049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十三五规划承诺,2020年中国GDP总量将较2010年翻一番,期间年均增长6.5%以上。笔者据此预测,2020年中国消费支出将达到美国消费水平的57%,2030年将达到美国水平的85%。

  当前,应当通过深化改革促进中国消费的可持续增长。首先,推动农业人口的城市化。中国劳动力市场高度失衡,大量劳动力集中在生产力低下的部门,这对消费造成了负面影响。2014年农业部门就业人数占中国就业总人数的比例达29.5%,但农业总产值GDP占比仅9.2%。中国人口中较大比例从事农业生产抑制了GDP和家庭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显著超过农村居民。2014年城镇家庭消费占中国家庭消费总额的比例达7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接近农村人均消费的三倍。目前中国农民工数量超过2.7亿人。尽管许多人在城市已工作多年,但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定居较为困难。2016年中国基于户口的城市化率仅41%,而基于居住地的城市化率达到57%。计划中的户籍制度改革即将将上述福利覆盖至农民工群体,这将加速农村劳动力城市化步伐并显著刺激需求增长。

  其次,积极培育老龄人口相关的消费需求。近几年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据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13.26%,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8.87%。未来几年这一趋势还将加重。据联合国的一项调查,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定义为60岁以上)数量将超过4.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40%。人口老龄化将增加医疗和养老等高端服务以及老年娱乐和金融服务等其他方面的市场需求。这一新的需求来源应有助于支撑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当然,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是人口老龄化能够刺激消费并产生积极影响的前提。

  第三,改革社会福利体系以刺激消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体系的倒塌是1990年代和2000年代消费下滑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计划经济下,城镇居民的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实质上是免费的,那时的预防性储蓄水平较低。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旧的经济体制逐步瓦解。许多居民不得不花钱购买之前由政府免费提供的服务,增加了预防性储蓄并降低了消费。近年来,国家开始为城镇和农村居民提供更为全面的社会福利,包括教育补贴、全民医保和养老补贴等,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将降低居民储蓄率并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

【责任编辑:贾志强】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