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报道-- >> 热点
APP下载

百名全球环境专家支招美丽中国和清洁世界

发布时间:2018-11-05 13:05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刘世昕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世昕

  塞罕坝又一次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演讲开始时引用的案例。

  在11月3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18年会上,索尔海姆说,塞罕坝几代人造林经验值得中国向全世界分享。他希望中国所倡导“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尽快建立,这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就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外传播,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有26年历史的国合会是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国际性高层政策咨询机构,聘请全球顶级环境与发展专家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支招。

  今年有百余名专家出席年会,政策建议的话题聚焦在绿色一带一路如何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发展,既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又着眼构建清洁世界。

  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在此次国合会期间,如何打造美丽中国成为专家们热议的话题。

  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孙佑海介绍说,国合会专门成立了“2035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与路径”的课题组,课题组专门提出了“法治保障”的政策建议,尤其是提出了“编纂环境法典”的建议。他说,我国已经具备了整合环境法律的条件,有关方面可以着手研究编纂以污染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保护法典。

  在孙佑海看来,美丽中国的内涵应该包括,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及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长江经济带的保护与开发也是美丽中国范畴内专家们最关注的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带领一个课题组对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这个课题组建议,虽然长江经济带面临巨大的环境挑战,但在战略上,应将重点放在对整个流域健康造成重大影响的特定领域,尤其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固废管理和塑料污染治理。课题组还建议尽快出台长江保护法,以加强流域管理的权利和权力,以及管辖权与机构之间的协调。

  不久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全球升温1.5度特别报告》,又一次敲响了气候变化影响的警钟。在此次国合会上,中国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介绍说,中国可以充分利用与创新协同效应机制来实现蓝天与低碳双赢。未来中国减碳重心可以放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与用地结构调整等方面。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创始人、首席研究员桑德罗表示中国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关键国家,不仅在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国,更在于中国探索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道路,这非常值得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借鉴。未来中国应该更加关注执行和问责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力度。

  美国国务院前气候谈判特使潘兴说,任何部门都无法单独免除碳排放任务。未来需要推动部门间合作,联合多利益攸关方,共同推动长期目标实现。在他看来,中国在电动汽车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迅速,应充分利用贸易关系与机会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参与到能源减排行动中。

  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不仅关注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也更关注中国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凝聚力。

  索尔海姆说,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符合沿线国家和人民发展需求,有利于提高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

  另一位来自联合国的官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表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重点关注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投资、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融入可持续理念等问题。“一带一路”与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息息相关,采用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正确的指导原则,“一带一路”建设可在更大程度上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联合国工发组织愿积极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国合会“一带一路”研究项目组组长、IUCN亚洲区办公室主任卡布拉基表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与机遇并存。“一带一路”沿线有众多自然保护区,面临较大生态保护压力。“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包括可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全球法律遵守,实施更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融合到发展政策中去。“一带一路”项目和融资应遵循较高生态环境标准,将环境可持续纳入发展主流,避开生态敏感区或减少对区域环境影响。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王小龙说,为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提出并完善了相关政策框架和规范,加大了环保领域的基础研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南南合作,鼓励和要求中国企业积极承担环境的责任。蒙内铁路、几内亚铝土出口基地项目都以实际行动保护了当地环境,获得项目所在地民众好评。未来中方将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更加关注生态环保与经济、社会的融合,促进绿色发展成果共享,推动企业遵守国际规则标准和项目所在国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环境社会责任。中国将于明年4月份将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将是其中重要内容。

  国合会委员、南非环境部长恩科巴表示,有必要将可持续海洋治理、低碳发展融入到绿色“一带一路”中,考虑如何将环境工具应用于“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可持续的海洋治理。建立大数据网络平台,提高科学决策。

  国合会特邀顾问、中亚区域环境中心执行主任阿布杜拉维表示,中亚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期待与中国的合作,推动中亚区域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编辑:郭艳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