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2017年度百所高校大学生寻访徐霞客足迹活动-- >> 媒体聚焦
APP下载

宁海未来:商业发展下的环境保护

发布时间:2017-05-25 11:22 来源:中青在线 大连理工大学 吴蔓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许骥腾

    “城市里每个人都戴着口罩,像是生了什么病。口罩前方是往前鼓的,人们眼神呆滞,就算是笑着聊天,也看不见对方的笑容。天空雾蒙蒙的,能见度极低,看不见十米外的任何事物。”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雾霾笼罩我国近七分之一国土,中东部地区几近“全军覆没”。而在中国浙江的东部,有一颗明珠,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超300,它便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的宁海。

    这里的海,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永葆青春,常年不变。这里的人们,与海结缘,在宁静中享受惬意自在。三十多年前,名叫“黄仁普”的少年在海岸边捡起一块贝壳,往如蓝绸缎般的海平面扔去。这一扔,不仅扔出他的梦想,还扔出中国十大最美湿地场馆之一——宁海县海洋生物博物馆。

    “小时候,我们这些海边成长的孩子都喜欢拿着螺听声音,天真地相信里面住着海螺姑娘。”民间收藏家黄仁普的海洋生物馆坐落于宁海湾畔的强蛟镇,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总投资340余万元、77.14厘米的银翅大法螺、21厘米长的龙宫翁戎螺、一个巨大罕见的天然珍珠……馆内800多件海洋生物珍品琳琅满目、交相辉映,令参观者恍若进入一个神奇的海洋世界。

    黄仁普心怀海洋情结,多年来他广为搜集海洋珍稀生物,不仅限于贝壳,还有鱼、甲壳、珊瑚等。在海洋生物博物馆二楼展厅的一面墙上,挂满海洋藻类的标本,大大小小共有四十余种。我们得知:博物馆与国内研究海洋生物的多所高校进行合作,定期开展学术研究。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小小的贝壳就能发现其海洋环境的变化趋势:贝壳数目逐年下降,部分贝壳种类频临灭绝,跟海洋环境变差不无关系。

    大海滋生他的梦想,他用行动回馈大海。为何要建海洋生物博物馆?黄仁普表示:不仅仅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海域文化、了解我国海域的生物生存情况,还应意识到海洋保护的重要性,杜绝生态破坏现象的发生。

    宁波健翔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生产医用包装材料及研发的科技型企业。该公司总经理董昌明具有国际性的视野,在多年前就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在国家还未广泛开始进行环境监督时,他开始将医药用品的塑料包装转变为纸袋包装,即使一开始投入的成本极高,仍坚持投入资源和人才来钻研技术,为用户提供各种消毒灭菌方法的医用包装纸袋、纸卷几大类近千个品种,产品远销欧盟、美国、东南亚等地,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行业领先水平。

    宁海湾游艇在海上驰骋时激起的白浪,蓝天大海,碧波荡漾,我们搭乘渔船来到了强蛟镇峡山村。穿镇而过的新西溪是镇里主要的河道,曾几何时,河道两侧堆满了垃圾枯枝烂叶,河面上飘着塑料袋、快餐盒等各种杂物,令人不忍卒看。随着“五水共治”热潮,当地政府决定以治污为突破口,彻底消灭这条“垃圾河”,镇村干部、百姓、志愿者先后多次开展河道垃圾大清理,清理河道垃圾、淤泥、水草,目前已经解决了海水倒灌的问题,现阶段还正在加强对河道本身的清理。在绿色长廊施工绿化现场,挖掘机正挥舞着长臂挖坑开沟,强蛟镇的数十名干部群众挥动铁锹和锄头,为河道两岸增添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今年以来,该镇以“消灭劣V类水,提前建成污水零直排区”为契机,全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倾力打造“森林城镇”。

    2016年,峡山村由原来的传统渔业发展为特色海上餐饮。客人们可以在原来的渔船上就可享受到特色农家乐,吃到养在海水中透骨新鲜的海鲜。虽然环境保护的效果得以实现,但是当地渔民说自己的经济收入还是不稳定,旅游业会受到季节的很大影响,怎样既可以环保治理又能够增加经济效益,仍需要政府的统一管理与支持,才能在过渡期中让既渔民享到转型的福利,还能在保护环境中出一份力量。

    宁海的未来必将是绿色的未来。宁海不断将绿色发展理念导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做到一张“绿”图绘到底,在“绿”色经济中释放出发展“红”利。未来,宁海还将把“绿色崛起”作为发展路径,努力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如今,宁海“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向绿转身”的传统产业、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正快速发展,“绿色基因”正逐渐下沉到宁海松软的土地里,在长风清流中,拔节成一片蔽日浓荫。(大连理工大学 吴蔓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许骥腾)

【责任编辑:赵建琳】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